冰岩地带
冰岩地带
取消

漫谈车架材料

       自行车运动开展一百多年来,自行车本身的材料、工艺、设计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来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让我们从自行车最重要的车架谈起,看看当代自行车应用材料的发展变化。        首先了解一下金属材料的常用语:        应力是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重量。受应力后,车架材料会变形,其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除去应力后,弹性变形能恢复原状,而塑性变形则无法恢复原状。 ...

骑行——自行车零部件

自行车主要零部件名词中英文对照 (点击看大图) 车架 frame 上管 top tube 下管 down tube 座管 seat tube 前管 head tube 后上叉 seat stay 后下叉 chain stay 车把、横把、把横 handlebar 把套 grip 把带 tape 副把 bar end 立管、竖管 stem 碗组 head part 前叉 fork 前...

野外生存——滑雪怎样补充营养?

滑雪是长时间的考验耐久力的运动项目,其热能消耗量较大,基本上是一种带氧运动。滑雪一小时所消耗的热量为413卡路里(平地)、354卡路里(下斜坡),同时讲求双腿肌肉的力度和关节的弹性。 北京康比特运动营养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长时间在冰雪上活动,由于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机体产热过程增强以维持体温,所以人体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较多,膳食中必须给予保障,同时增加糖类以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谷类和薯类等)应该...

野外生存——去牧区补钙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具有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活动,促进身体内各种酶的活性等重要生理作用。在户外活动中,补充钙质,对提高抗疲劳能力、恢复电解质平衡、缓解肌肉疲劳,能起到很大作用。        奶类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其钙质的含量和生物利用率都很高,奶制品中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同时,钙的吸收和利用与维生素D的作用密不可分,而牛奶是维生素D的来源之一...

野外生存——秋风起,食腊味

       南方俗语说:“秋风起,食腊味。”中国的腊味,历史悠久,相传夏朝时,人们于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十二月又叫腊月。在农村,许多人家堂屋里有个火盆,火盆升起的烟刚好熏烤到挂在房梁上的腊肉,据说有的腊肉熏了五六年,熏的时间越长,腊肉就越香。原则上一切肉类皆可腊,腊香浓郁,甘咸味重,腊味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腊味不但耐储存,做法也多,蒸、焖、炒、焗……对户...

野外生存——脱水食品&高山食品

从事户外运动是很苦的,因为你无法像平时那样正常地饮食。而选择每一个户外食品都要有理由,是富含蛋白质还是富含微量元素,是易于携带还是方便做熟?要知道,背包的容积实在是太珍贵了。所以,在户外吃什么和怎么吃便成了大问题。 脱水食品,是利用加热蒸发、冷冻升华,甚至是超声波等技术将食品中的水分迅速去除,使脱水干燥后的食品色、香、味、形态及原有的营养成份和活性物质可长期保存,复水性能好,食用省事方便。过...

野外生存——常见膝关节损伤问答

常常听户外运动爱好者抱怨,登完山后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是膝关节无力,行走时腿打软。这是什么原因呢?膝关节是下肢中部的承重关节,虽然有坚强的解剖结构,但因受杠杆作用力很大,非常容易受伤。一旦暴力或劳损破坏了膝关节结构和生理特征,膝关节受伤就在所难免了。 膝关节受伤的种类? 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就是膝关节,主要的运动方式是屈膝和伸膝,半屈曲位时有轻微旋转活动。膝关节由坚强的关节囊、...

野外生存——夏日出行防中暑

天气渐渐热了,但驴友探险的热情却没有减少。在炎热的气候中,在烈日暴晒下参加户外运动,最大的威胁就是中暑。中暑不仅会使你难以完成旅行,更重要的是可能危及生命。今年“五一”库布齐沙漠北京驴友因热射病死亡的报道,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在户外运动越来越火热、天气也越来越热的情况下,请一定注意户外安全。 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不能正常地调节体温而发生的一系列机体代谢紊乱的急性症状。人的体...

野外生存——正确应对高原反应

美丽的布达拉宫、神秘的四姑娘山、雄伟的珠穆朗玛峰,是每个喜爱登山运动的山友向往的地方。在欣赏壮丽风景,突破自我极限的同时,高原反应也伴随着每一次登山活动。据统计,在山难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高原反应引起。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轻松抵达高海拔地区,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遭受高原反应的煎熬。对于高原反应,我们既不必谈之色变,也不能轻视它带来的危害。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高原反应有个...

野外生存——户外快速止血

出血的后果及危险 户外活动,创伤是在所难免的,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出血。 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如果不是大动脉出血,户外爱好者得救的机会比较多,但内出血就不乐观了,因为内出血伤者在出血初期几分钟没有感觉,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伤者处于休克状态,加上腹部剧烈疼痛,便想呼救都做不到了。出血的危险程度还和血管性质有关,动脉出血的危险很大,骨折出血也不能轻视。 ...

野外生存——疲劳与恢复疲劳

疲劳的危害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不可预见的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活动时,受自身体能限制及情绪波动的影响,极易产生一些损伤,而疲劳会加大损伤发生的概率。所以,在进入野外环境进行探险活动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真地看待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疲劳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主观感受,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无法平...

野外生存——行囊中的应急小宝贝:报纸、高锰酸钾、保温毯

户外探险、野外生存,正越来越成为深受现代人爱好的休闲运动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类也是从自然界走出来的,但是现代人远离野外环境已经太久,越来越依赖人工环境生存。在进入自然环境中进行探险活动时,如何能在此环境中安全生存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真正的探险者,绝不轻率地对待自己生命。户外探险的意义不是拿生命去冒险,相反,要尽一切可能降低或避免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本刊邀请户外急救专家马桂林老师主持这一栏...

灾难非常生存指南

       持续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我们记住了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灾难和明天哪个先来。        现代城市提供了居所、饮食、能源,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然而,这样的现代生活其实是脆弱的——一旦突然停水停电几天,便足以在城市引发骚乱。城市因灾难而停顿或崩溃时,我们将如何生存?        生存主义(Survivalism)是一个单人或团体的运动,生存主义者积极地为区域性或国...

野外生存——冻伤及其他病症

爬山与破伤风、甲肝、乙肝 woodhead15:28:16 6月16日 月底要去新疆爬山,周日跑到医院咨询了月把,得结论如下:破伤风:破伤风一般在伤口小而深的时候才会发生,而大面积的表层伤一般没关系。必须在受伤后再打针,提前打无效。所以出发钱就省了。而且该针剂为冷藏保存,无法带上山。潜伏期在两到三天,来得及从山上到最近的医院。甲肝:有疫苗,但要提前一段时间打,在体内逐渐产生抗体后才有效。一...

野外生存——高山反应

笑谈高原反应 迷人大嘴11:39:28 99/02/04 许多梦想去西藏的朋友都会有一个同样的担心:我能克服高原反应吗?可能在去之前翻阅过很多有关资料,加深了对西藏的认识,但同时过多的对高原反应的恐怖描述也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之中:爆炸式头疼,窒息,肺炎,死亡…所以,克服高原反应的关键是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首先,建设青藏公路时代,之所以牺牲了这麽多人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营养不足,加上只懂得为革命献...

野外生存技巧

Re: 幕士塔格 -mh21:52:00 1999-03-23 多维生素片剂胶囊商店有.蛋白质要靠食物补充.豆制品(包括花生果仁),蛋类,乳制品(奶酪)都是蛋白质来源. 试试氨基酸胶囊。。。 北西南东11:01:13 1999-03-24 含十八种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山上每天4-6粒可弥补食物摄取的不足。建议食物带些猪肝,动物的肝脏是营养最集中的地方。从低海拔的去登山的人最容易出...

野外生存装备清单

       一、真正的无产者是无所畏惧的。真正意义上的野外生存,是不借助任何人工工具,赤手空拳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砸石为刀,击石生火,采摘植物,猎捕动物,构筑营地。这时,人不仅要有好的身体条件,更要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和顽强的毅力,开动脑筋去克服困难。        二、手工业者阶段。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野外生存训练,同时注意研究生存装备,如多用途的生存工具。美军装备的生存工具...

野外生存目录

探险并非冒险        卡拉·佩罗蒂,51岁,意大利女探险家,无止境运动队成员。1998年10月26日12:40,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部的和田出发,向北纵穿沙漠,于11月18日14:15到达沙漠北端的阿克苏,历时24天,行程550公里,成为单人徒步无后援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的第一人。        让我们来看看卡拉·佩罗蒂的准备工作:从1996年开始,卡拉就开始做这次穿越的准备工作。首先她...

一号冰川训练登山报告

新疆行(一)昨天登上乌鲁木齐1号冰川顶峰 如妍22:30:33 5月03日 1号冰川高度4480米,为一远古冰川。第一天上到3850米,宿营。我没有高山反应,和上次去四姑娘山一样。许多人发烧,头痛,拉肚子。第二天,冒着漫天大雪,向主峰冲击。坡度平均45度,大多数是覆盖着白雪的冰坡,中间经过一段陡峭的乱石坡。共越过13道冰缝,最宽者达1.5米。总共用8个小时登顶,7个小时下撤。待返回大本营已将...

1991、1992年中日联合攀登南迦巴瓦峰登山报告

日本人的登山报告——1991年攀登南迦巴瓦纪实   这篇登山记录是91年中日联合攀登南迦巴瓦时日方攀登队长高见和成写的。当然大家已知道那次行动失败了,但我们仍可从中得到很多。 1991年日本队登山记录   1991年9月28日下午,我们日中联合登山队到达大本营,中方已搭起几顶白色大型中国制造的帐蓬。  坐落在草木繁茂略微高起的山丘上的大本营海拔3600米。在收完庄稼的田地里,四户人家饲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