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 边巴扎西:创珠峰6500米营地直接冲顶返回最快纪录 次仁多吉:帮助中国残疾人登上8000米 洛则:登上七大洲最高峰 户外: 集体登上14座8000米高峰的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会参加更有难度的攀登吗? 边巴扎西: 2005年如果顺利的话,我就打算从珠峰6500米营地跨营直接登顶并返回,创个用时最少的纪录。但我受了伤,这次去登G1,听力、肌肉方面有问...
专访:走进藏队队员的内心世界
14年,14座
他们可能是这个星球上实力最强的登山队伍。 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岁月留在雪山深处,更有人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 1960年5月,藏族运动员贡布和汉族队员王富洲、屈银华从北侧首登珠穆朗玛峰。贡布成为中国登山史上的第一位藏族英雄。就在这一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西藏登山队诞生。此后30余年,他们以合作组队和独立攀登的形式先后登顶了希夏邦马峰、托木尔峰、乃彭峰、卓奥友峰、宁金抗沙峰、纳木那尼...
第14座8000米
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Reach the summit of all eight-thousanders)存在了很久。源起于18世纪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现代登山运动,在20世纪初进入了“喜马拉雅攀登时代”,随着1964年最后一座8000米以上高峰被人类登顶,集团军式登山模式逐渐落幕,个人英雄时代走到台前。 一人登上所有14座8000米高峰,作为人类攀...
户外人物、作品
K2观后感 vega-x03:08:08 1999-03-14 今晚连看两部关于登山的片子,爽呆了 :)一部是香港亚洲电视国际台world的Everest:the Death Zone,属于科学研究性质的记录片,一部就是K2(笨笨不好意思,我到现在才看) 看到他们攀岩时,手心全是汗那冰壁令我想起了博格达的冰壁,虽然坡度没那么陡,可是那种冰爪踩不进去的感觉真让人心惊胆战,死死地拉着绳子,生怕掉...
俱乐部活动
京城”野外生存俱乐部”之我见 蝠13:38:12 99/04/16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认识的变化,户外运动逐渐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起行囊,宿营野外,走向了大自然。据最保守的估计,北京目前大约有至少上千人从事各种野营或穿越活动,其中有近两百人攀登过雪山、高峰。仅挂牌的户外俱乐部就有十几家,应运而生的户外用品商店也不下十家。这里面包括攀岩、滑降等。这项运动的兴起,丰富了业余生...
户外运动认识
为什么要登珠峰?马洛里的回答 -mh15:12:32 1999-03-31 英国登山家乔治·雷·马洛里 (Gorege Leigh Mallory) 在二十年代组织几次远征试图从北坳攀登珠峰。马洛里和队友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e)在1924年的一次冲顶中再也没有回来。队友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时,他们正攀登在8500米以上。马洛里在一次演说中说道: 你首先会问到的问题,也是我必须试...
中国名山
西藏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 Everest)海拔8848.86米,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主峰 洛子峰(Lhoze)海拔8516米,世界第四高峰 马卡鲁峰(Makaru)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卓奥友峰(Qowowuyag)海拔8201米,世界第六高峰 希夏邦马峰(Xixabangma)海拔8012米,世界第十四高峰 南迦巴瓦峰(Namja...
山难与安全——1999年云蒙山两起救援事件
四天三夜云蒙山救险记 简单容易15:20:41 99/05/09 来自《北京青年报》5月9日第20版 四天三夜云蒙山救险记 5月7日中午,在一家餐馆,我和几位中国工商银行朋友围坐在王蔚国、韩苏京身边———这是他们从云蒙山脱险回来的第三天。两人精神挺好,但又黑又瘦。老王自称瘦了差不多10斤,老韩的双臂上有好几处山石、树枝划破的伤痕。中午只匆匆吃了一点儿,他们就急着回去。“该到上班时间了。困在山...
山难与安全——1999年珠峰东坡救援
现在攀登珠峰东壁的一个登山队被困求救 -mh06:53:37 10月23日 USEnet网上的新闻组rec.climbing有人为他的朋友贴出了一封请求救援 的贴子.那个登山队正在攀登珠峰东壁(Kang Shung Face),他们的ABC和BC下了一两米的雪,在大本营只有六天的食物(求救EMAIL是20号发的). 最近的村子平时要走三天,现在这样的条件下要九天左右. 他们和中国"官方"联系...
山难与安全——1991年梅里山难
梅里雪山 神不可攀 高度表1999年十月13日 9:44 p.m. 梅里雪山 神不可攀 地处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体。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碧罗雪山,但习惯上将位于德钦县境内的北段和中段,统称梅里雪山。 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特别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是藏民朝觐的圣地。在藏民的心中...
山难与安全——1991年中日南迦巴瓦峰山难
大西队员遇难经过,1991年南迦巴瓦 北西南东15:44:00 4月20日 关于雪崩事件的情况 1991年10月16日,3名本队员和3名中国队员分别于7时10分、8时左右从海拔5600米的三号营地出发向四号营地予定地挺进。因前一天的降雪,队员在深雪中驱雪前进,除陈建军攀登队长外,日中5人会合,10时左右交替开路。在6.000米附近的平台与一号营地的田队通话,然后,向着四号营地予地继续驱雪前进...
山难与安全——1994年阿尼玛卿山难
技术评论 阿尼玛卿八昼夜(一) -mh11:43:28 99/01/29 原文见"阿尼玛卿八昼夜(一)突击顶峰,失去第一个战友" http://forum2.sina.com.cn/richtalk/travel/forum/messages/99012518003816.html 虽然下面将要讲的都是是冰冷的技术和策略,这并不等于忽视那一群年轻人的热情和努力.在具有火一样的热情的同时又有冰...
山难与安全——1999年北大女队雪宝顶山难
北京大学三星电子女子登山队攀登雪宝顶新闻稿 雪檐 19:03:10 8月11日 对于周慧霞的遇难,北京大学山鹰社全体社员向遇难者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愿死者在天之灵能够安息!敬礼! 新闻稿 国内第一支女子登山队–北京大学三星电子女子登山队于1999年7月28日、7月31日两批共五人分别成功登顶位于四川省境内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峰。 7月28日,天气晴朗,首批队员李兰、许欢和两名...
山难与安全——2000年阎庚华珠峰山难
孤身挑战珠峰的阎庚华处境危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5月24日 04:22 中国体育报 跟随采访阎庚华登山行动,在海拔8000米处坚守了3天的黑龙江电视台记者陈小刚,今天晚上回到珠峰大本营。 陈小刚的到来,依然没能带来阎庚华的任何新消息,而且他也无法判断阎庚华目前的处境。 据此间人士分析,由于连续3天山上气候恶劣,加之前一段体力消耗较大,又在山上单独停...
山难与安全——2000年玉珠峰山难——座谈会记录
座谈会结束 独行马01:17:45 6月3日 由于主题定的稍大,有些问题没有展开讨论就转向了下面的议题,因为租用会场的时间是三小时,只好有些问题下次再谈。大家发言踊跃,最后意犹未尽,请与会者反馈一些信息和意见,发给我们或帖到论坛上。以后可以按技术系列、山峰系列等定期讨论,比如一月一次、每次一个小专题如何。 今天国家队马欣祥教练有事没能来,让我谈一点登协方面的相应举措,我当时没能找到插话的机...
山难与安全——2000年玉珠峰山难——山友评论二
玉珠峰不适合作启蒙雪山 -mh15:44:23 5月14日 都去玉珠峰有很大因素是一窝蜂心态。又因为它时什么什么山脉的最高峰,冰雪技术要求的少,适合一些人借登山来膨胀他们虚弱的自我的要求。如果你真的对登山投入,应该先去没有冰雪问题的山,然后去有冰雪的小山解决有关冰雪攀登的最基本的入门知识问题(寒冷,阳光灼伤,冰雪技术,雪地行进和宿营),并且要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情况下培养自己对山的脾气的感觉...
山难与安全——2000年玉珠峰山难——山友评论一
我的关于玉珠山难的分析 -mh08:58:55 6月15日 玉珠山难发生以后,我们从论坛里和其它媒体报道得到了很多有关整个事件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报告.在论坛里得到的事实比其它媒体报道要详细得多.我的分析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用公开发表的报告.在我作猜测的地方我尽量说明理由.我没说清楚的地方请尽管问.有关连接附在最后. 安全攀登有其客观规律,客观性不但表现在自然界的冷暖季节变化,冰水的融冻周期...
山难与安全——2000年玉珠峰山难——山友提问
有关玉珠稍详细情况 8000m16:42:40 5月15日 这两天在阳朔攀岩,今天正逢玉珠峰山难北京队幸存者之一的宾宇丹回柳州,遂同柳州山友郑幼凌一同去桂林机场接他,在桂林到柳州的路上,了解了一些情况,现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随后他本人会有更详细的介绍。 该队即刘雪鹏所带队伍,共九人,两个向导,刘雪鹏及小董,小董去年随刘雪鹏登过北坡,队员中有一个来自杭州,叫任玉昆,五一随北京天美队登北坡,下...
山难与安全——2000年玉珠峰山难——当事人报告二
二000年北京凯图(K2)登山队玉珠峰南坡登山报告书 刘雪鹏23:56:04 6月12日 今年五一期间,我队八名队员和一名临时队员在攀登青海省玉珠峰的过程中遭遇特大暴风雪,致使两名队员遇难,一名队员严重冻伤。山难的发生,除了自然因素外,也有人为的因素在内,这使得我们在这次登山中为初学者构筑的安全框架完全崩溃。 登山前的准备 从99年秋天开始,我们便计划今年五一组织玉珠峰的攀登,当时先在身边...
山难与安全——2000年玉珠峰山难——当事人报告一
黑色的5月10日──K2登山队玉珠南坡山难亲历记 阿宾 5月6日16时,我们K2登山队的一行8人(我、小董、小余、张宇、海亮、老高、女队员戴维)及在玉珠北坡登到5700米下撤的杭州人任玉昆乘格尔木司机小刘及老王驾驶的“少林”19座中巴,从青藏公路偏入玉珠南坡下的戈壁滩。17时,车子还在滩中打着转,西面的乌云赶了上来,起风了,渐渐地有四、五级模样,雪也降下来,能见度降为不到一百米,17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