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其他攀岩报告
冰岩地带
取消

其他攀岩报告

ANDES坠落        SUPERKAI坠落        凤凰岭飞来石
黎城黄崖洞        广州白云山        湖州极限运动会        华山亚锦赛

关于去年Andes坠落事故的一点补充
云里金刚
1999年九月8日 4:09 p.m.
关于去年Andes坠落事故的一点补充 各位山友:感谢大家对我拙作的指正,经验要总结,教训要吸取,这里做一点补充。Andes与我是”发小儿”,从小一起长大,做过多年同学,对山有着共同的痴迷。上学时一起爬过多次山,十年前在山里曾因缺水而争执,也曾因迷路而发生意见分歧,但友谊还是友谊,终要携手一起登上顶峰。96年底我们一同接触正规的登山与攀岩,他的进步比我大。在野外,他具备敏锐的感觉,98年2月我们一起登顶五台山时他表现出了这方面的优秀素质。我们两人虽性格不同,但配合颇为默契。了解Andes的朋友都知道,他为人勇敢、善良,待人仗义,做事果断,但有时因过于自我而略显自负,而且做事还须更加细致,考虑问题还须更加周全(另外,大家对Andes的迟到问题意见很大)。这次事故的发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首先准备仓促,导致计划不周:不确定到底要爬哪块岩壁尽管我们对那里都很熟,该用何种方式爬,如爬先锋需做何种准备;其次装备不全且不精良:我们有国产主绳2根(Andes的坠落与国产绳延展性不够也有关系),辅绳1根,扁带铁锁倒是够用,但最重要的保护点只有Andes的一套10枚机械塞,五、六个岩石锥,没有选择余地;第三经验不足,岩石锥的使用有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出事的10月18日早晨,同去的一个朋友以我们携带的岩石锥为模本,找当地的铁匠打制了6个锥,当时我们心气都很高,觉得很不错,“物美价廉”,因为做得的确非常像,而且我们在下面试着打入岩缝,感觉还挺好,于是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使用了这批自造装备。Andes坠落时“保护”他的岩石锥有3个,只有中间的一个是我头天打下的正式锥,但很不幸,没有一个真正起到了作用。不幸中的万幸是,落地地点为河边的沙地,落地时肩先着的地,而且当时能找到民工帮忙,也好,“北壁”和我都知道如何急救。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绝对不能自造装备,不能使用没有经过认证的装备。以前常有为了省钱而自造装备,甚至有人还以此为荣,媒体也有某某靠自造装备登山上了某某山的报道,我觉得都不可取。北壁自己改造的冰镐也很不经用。我个人的装备在爱好者中算好的,其实我并不赞成“军备竞赛”,但一定要使用安全并自己熟悉的装备。登山具有无穷的魅力,但也是危险的运动,我们的生命要自己珍惜。我相信,每一位山友都是热爱生活的人。但愿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都有好运。 最近上网,看到新朋友很多,很高兴。我工作实在太忙了,不能时常与大家交流,请多谅解。老朋友对我并不陌生,新朋友嘛,希望有机会能结识。 10月份我和岩石可能要一起去青海登山。不知10月份青海山区的气候怎么样。到时情况会与各位山友汇报。

Re: 关于去年Andes坠落事故的一点补充
mh
1999年九月9日 5:54 a.m.
回复: 关于去年Andes坠落事故的一点补充–(云里金刚)
我见过ANDES掉下来的路线.那路线保护确实不容易.不知那些自制的岩石锥 事后是什么样子了.损坏了么?保护点失效也会有岩石或设置的问题,未必肯 是岩锥坏了.我同意不使用自制关键装备的原则,尤其是对装备的制造,结构, 原理,参数和适用范围还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国内能见到的器材比较有限, 也没有很多书刊检测评价各种设计.所以一般人比较难以全面了解器材的局限. 但有一点可以有把握地说,就是,凡是要接受冲坠的器材是应该不去自制的. 一般人凭日常经验几乎不可能正确地估计器材在成吨的冲力下会如何表现.
不过,在了解器材的细节的前提下能用现有材料做出保险的应急器材是增强野 外安全的一个方面.恐怕有朋友知道我也用过自制岩塞作为下降支点.我现在 想起来也不安全(不过,速降本身就是很不安全的事).不过我在制做时很小 心地给尼龙绳加了5x的冗余度,使用时用了备用支点.我知道下降支点只承 受体重,所以我本人能多少接受其风险.
最后,建议朋友们避免攀登不好保护而且难度接近自己极限的路线.

那几个自制岩石锥
云里金刚
1999年九月13日 5:51 p.m.
那几个自制岩石锥除了表面有与岩石的划痕外,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损伤。它们的硬度太强了,被生敲入岩缝,并不牢固。好的岩石锥能随着敲入而根据岩缝的形状轻微变形。

岩石锥
mh
1999年九月13日 11:14 p.m.
回复: 那几个自制岩石锥–(云里金刚)
国外一般软铁岩石锥应该在把岩石锥敲进去就留在石头后,以后就不再取出来. 多次使用会损坏这种岩石锥.BD和CAMP的合金岩石锥(LostArrow, Angles etc ) 都是完全不变形的,主要是为了可以多次使用.这种岩石锥与BIG WALL攀登有直接 连系,因为如果攀登人不回收自带的岩锥,那就要带几百上千的岩锥.合金岩石锥 坏处是在同一地点多次使用后,石头缝就越来越大了.我对岩锥的使用也没什么经验, 只知道在把绳子挂上旧岩锥时别太相信(昨天还挂了好几个).对怎么有效地 敲岩锥保护我只知道个大概.我想那条路线还是应该用BOLT保护.

大难不死!!!!
superkai
1999年九月6日 11:33 p.m.
现在国内攀岩圈子里越来越多的新老朋友投身于野外,在兴旺的背后潜在着巨大的危险:安全!!!!!!!!
时间: 1999年8月24日.
我们这次是我和张清还有两个美国人一起lead美国东部最高的岩壁。在 Adirondack Park 岩壁叫Wall face 路线我们选的是Diagonal III 难度为5.8,214米,共有7个pitches(新的guide book 上说是8个)。这个公园在Albany北面两个小时的路,岩壁离停车的地方有五英里远。
两个外国人都很开朗,一个叫Chris在某个医学院读书。此人体力不错,经验也不错,是一个5.12的climber,引体可做30个,在军队呆过一阵儿。另一个叫Eric,是RPI outing club的前任社长。我们星期一中午出发,晚上到了岩壁脚下的宿营地。第二天早上八点种开始了第一段pitch。到了下午二点钟左右,完成了第五个pitch。第六段长15米,底下一半是一个boulder,上有一个小平台,整个pitch都是由thin crack 组成。guide book 上说难度为5.8,但由于缝里长满了苔藓,所有的缝全部被封死,我不得不用手去刨点,所以几乎变成了不可攀(后来经过我们的仔细研究发现我爬错了路线,真正的路线应该在它右边一些)。在boulder上我放了两个机械塞,刨了四五个点后便翻了上去。站在boulder上抬头是一个crack负角(我当时就纳闷,怎么5.8会出现CRACK负角),我在负角起始时放了一个塞子。在我头上两米处有一个岩钉,上面全都是封死的缝。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哪儿是缝,因为土,苔藓的颜色跟岩石十分接近。于是我决定半aid半free lead 这段五十英尺长的pitch,然后他们三个上升上来。但我当时心里也没底,因为被浮土封住的裂缝,根本看不出哪是好点哪是坏点,只能听天由命,刨出什么点用什么点。并且要上升只能用磨擦结(我们倒是带了上升器,但留在营地没带上来,原以为岩壁不会太难).张清和chris我都不担心,这种上升对他们来说是小菜儿.但我担心Eric。由于攀岩体力消耗过度Eric在第四段pitch时就有点儿发木了,而且他不是一个好的保护者,在Chris lead 时他总是不注意收绳送绳,经常溜号,且攀岩经验不足,(他的兴趣很广泛,攀岩只是其中一项)。但我们总不能就这样放弃,于是我又从下面吊上来Chris的七八个机械塞和一个nut tool 准备用nut tool 去钩岩缝里的土(因为刨完下面那几个洞后,我的手指已鲜血淋漓了。〕我利用最底下的缝finger jam 挂起自己,但是无法直接够到那个piton,上面露出的缝都很滑而且不好,而我又没有体力在finger jam 的情况下再刨出别的点,于是我将一个小机械塞放进了那个手点,然后挂上绳,用手拉着铁锁去挂上面的piton(这在free lead 中叫cheating,它使整个攀岩在某些程度上变成aid climbing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由于缝里长满苔藓,又有浮土,很湿很滑,机械塞拔了出来(此时我离下面的保护平台有近十米高度)······
我感觉身子朝后一仰,便坠了下去。”希望第二个塞子能挂住我。”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闪了一下,然而”砰”的一声后我知道第二个塞子也出来了(原因和第一个塞子是一样的)。看着蓝天白云我迅速下落,落的过程中微微觉得有点恶心。因为第二个塞子改变了我的方向,我滑向了一个平整的大石头。突然之间蓝天白云变了形,我知道已经着陆了。无数念头从脑子里闪过:就这么完了?如果没死,以后再也不lead了。在一瞬间内蓝天白云又恢复了形状,随之而来的是背部的剧痛,剧烈的喘气和极力控制将要失禁的大小便(但我的神智是清楚的)。”Don’t move “这是我下来后对大家说的第一句话。看见我的头能动并且试图自己抬起头,张清用手当枕头架起了我的头,我感到很舒服,突然她又想用包垫着我的头,腾出手来检查我的别处,我感到很不舒服,”use your hand “(还是摔傻了,对张清也开始说英文)。躺在那儿喘气有十分钟(据张清说是十分钟,我觉得只有一分钟。张清说我在坐起来之前回答了很多问题,但我事后什么都记不得了)。Chris在医学院读书,但是还未学完,所以也无法确认我的症状。但我自己心里有数,估计不会是骨头有问题,因为我没有尖锐的剧痛,只有大面积的疼痛。呼吸调整过来之后,我就强行坐了起来,告诉大家我还能动。此时可以看见背上左肩胛骨下斜45度有一长12厘米,宽5厘米的瘀血块,右小臂皮肤擦伤,右肘磕破红肿。我可以坐起也可以站起,但是手臂举不起来。
大家讨论撤退方案。提出了四种方案:1·寻找别的路完成最后两百英尺上到山顶。2·从别的路下降,寻找tree belay。3·原路退回。4·叫直升飞机营救。最后大家决定用第三种方法。我虽然腰背剧痛不能弯曲,但手脚都是好的,所以认为可以完成repelling。于是大家开始速降。降了四次,用了三个tree belay一个岩石belay。这是一次很成功的速降,下降的第一段,也就是大家呆的那一块,有放好的webbing和下降环,因此我们只留了两个,double length的webbing和五米从国内带来的绿绳。Chris有一定经验但细节不够丰富。有一段速降时将绳子抽过webbing并没有送绳而是抽绳,将webbing表面轻度烧焦,害得我提心吊胆。下降中岩石保护那一段是比较危险的,首先是中国产绳子的质量问题,其次是绳子有可能从石头上翻出来。我们降了三个全绳长(两根主绳接在一起),一个不到半绳长,安全下到了地面。很幸运,抽绳的时候,没有卡在哪儿。撤到山下的时候是七点半,离天黑只有半个小时了,我们到达营地时刚好天黑.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将我的东西平均分给大家(进山时平均每人有六七十斤),我空身走了五迈到了停车场,又坐了两个半小时的汽车,终于回了家。
症状: 指压脊柱中段有中度疼痛,前胸后背肌肉酸楚,自己翻身比较困难,可以保持一个姿势不疼痛但变换姿势困难,可以坐立行走但动作缓慢,弯腰困难。回来后用红花油擦涂了肌肉和脊柱,擦涂后感觉很好,几乎丧失了疼痛症状,但夜间睡不踏实,浑身疼痛。据我自己判断,脊柱可能没有出现问题,问题是出在肌肉,筋腱上。原因如下:1·首先没有尖锐刺痛。2·着陆时是以肩胛骨附近肌肉先着陆,而非整个背部平着摔到岩石上(这点可以从瘀血的位置判断,并且当时我的腰包在后腰位置,里面装着头灯相机,而它们并未摔碎。)3·这种胸闷,腰背疼痛的感觉有些象以前训练过度的症状,只是更加严重而已。胸锥的指压疼痛有些象以前在健身房做深蹲而导致的腰锥疼痛。
结果: 一周后去拍了X光片子(因为我假期没有医疗保险,所等到了开学后才敢去医院〕,结果是胸锥第7节压缩性骨折(跟ANDES一样〕。医生说要静躺4周。但我感觉还可以,已经从昨天开始了小强度的恢复性训练,估计一到两个月后体力可以完全恢复。
经验与教训: 1.平时训练很重要. 在这之前我进行了4个月的地狱式训练,在精力体力上都达到了一个巅峰.这次坠落以损失50%胸背肌肉的代价保住了脊柱的进一步损伤. 2.爬长路线时一定要早起. 我这次要是晚一个小时出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3.带上足够的SLING. 4.带上手机(不要留在营地,而要带着攀岩). 5.在蹬上岩壁之前一定有仔细再仔细的研究路线,否则一旦选错路线会使难度大大增加,甚至变成不可攀.

Re: 大难不死!!!!
mh
1999年九月7日 2:34 a.m.
回复: 大难不死!!!!–(superkai)
听说Diagonal很多次.都是与它的路远,难下,和杂草丛生有关的. 幸好你们没决定从其他的路走下来.有人说整个路线走下来的部分是最难的! 这次回北京在试新路线时我第一次感到没清理的路线多吓人.我原来不支持 攀岩用piton保护,现在我看piton在没什么人上的路线还是有价值的.
你带头盔了么?能避免就以后别和Eric再爬,除非他听劝.把不放心的绳子 扔了(用来挂衣服也行)Your life is worth it.也别太在乎"cheating" 只要过后不撒谎,没人在乎.叫french free也行呵呵
还有别太相信机械塞,尤其是小的.我去年一个小TCU拔出来,把我膝盖磕疼了 快两个月.停下来时离地面两尺,把保护人吓得够呛.机械塞容易给人安全错觉.
来日方长.听医生话.实际上一般应该把医生建议的休息时间加倍.建议你 做与攀登无关的训练.祝你早日完全恢复!

Re: 大难不死!!!!
superkai
1999年九月7日 3:08 a.m.
回复: Re: 大难不死!!!!–(mh)
机械塞有时甚至不如NUTS安全,但为了CLEAN方便,在难点上还应用它. 令:我把医生说的休息时间缩了一半.这叫挥霍人生!!!哈哈.

Re: 大难不死!!!! mh
1999年九月7日 3:27 a.m.
回复: Re: 大难不死!!!!–(superkai)
我和新手爬时也为了清理方便多用cams,但只是在确保leader的安全时. NUTS和CAMS放好了都结实,但NUTS放得不好容易检查一些

上周末的big wall攀登
every
17:42:01 7月23日
首攀凤凰岭飞来石
丁丁
一、 良机
7月17日,一个周六的下午,晓东说周日他和康华等几个攀友要去挑战凤凰岭的飞来石,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
我说:一块石头,才几米高,顶多也就是十几米,没啥劲。
他解释:飞来石的确只有几米高,但那只是一个目标点,我们选择的是一条一百多米高,需要用多种技术装备,分段接组攀登才能到达的路线。
哇!原来是 big wall climbing (大岩壁攀登),这倒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绝不能错过!
二、 攀登
7月18日上午十点左右,我们一行五人来到凤凰岭山脚下。从上山公路到要攀登路线的起点是一片杂草丛生的灌木丛。没有现成的小道,只好硬着头皮自已开路。此时才后悔穿了运动短裤,一是腿被刮的受不了,二是怕有蛇。
经过十几分钟担惊受怕而又痛苦的跋涉,终于到了路线起点。康华和李响先行一步,此时他们已上了第一个 pitch ,这是一段约20米长、平均坡度45度左右的缓坡,小心一点可以不用器械保护(其实整块岩壁光溜溜的,没法进行保护)。按计划,到顶后,从山的侧面小道下,因此大家必须带上所有东西。于是开始分头准备,康华和李响在上面作自我保护,我们三个在下面整理装备。
十点半多些,所有人在第二段起点做好了一切攀登前的准备。开始我也不敢毛遂自荐当先锋,说来惭愧,参与攀岩运动八九年,还从未在器械攀登(即路线上没有事先做好的保护点,整个攀登过程,都要使用friends、nuts、pitons、sling 等装备,借助岩壁上的裂缝、树木等固有的东西,全要凭攀登者的经验)中当过先锋,就是这种接组攀登也只有今年春节在阳朔玩过一次。那回我倒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可晓明老是不放心,硬是不给机会,今天我还为这事恨他呢!
在康华的建议下,我终于开始了攀岩生涯第一次这种先锋攀的尝试。浑身挂满了各种所需的装备,加起来会有十多公斤,那种感觉与人工场地的攀登差天壤之别,完全是两回事。
起步是一段不太深的垂直裂缝,看起来并不难,或许是带的装备太重,或许是心理原因,上去后感觉不太对劲。等放好第二个机械塞,一颗紧绷的心才稍稍放松了些。
往上是一段开口朝下、向右延伸的大裂缝。若是上方保护,这种路线只是小菜一碟,现在可大不一样,每往上一步就意味着多一份危险,整个人就象根始终绷紧的弦。此时更要命的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鞋太小,脚疼痛难忍,按道理应该用脚尖踩支点,为了减轻点痛苦,好多地方我用的是脚跟,被内行看了定会见笑。二是机械塞没整好,晓东这臭小子把所有机械塞都放在一个铁锁里,每取一个大小合适的都得费老鼻子劲,气得我在暗地里直骂晓东是混蛋。
这条裂缝整个形状象一拱门,呈“n”形。放完八九个 friends 后,裂缝突然掉头向下。在拱顶放了一个机械塞,开始观察上面的情况。离拱顶六七米处有一树丛,而这中间的岩壁,平均坡度70度、有些凸凹不平,但无法做任何保护。凭感觉应该能上去,只怕来个万一。既然是冒险,带点危险的行为在所难免,于是做了几个深呼吸,定定神,继续 !
过分的紧张只能增加失误的机率,此时最好的心态也许是自信和谨慎。一步一步向目标逼近,当抓到一根与手指同粗的树枝时,才如释重负。树枝虽不太粗,凭经验,用绳套把几根围在一起作个保护点应该没问题。为了安全起见及遵守两个以上固定点作一保护点的原则,又把它与另一树丛作了连接。
等我做完一切准备,通知下面可以开始攀登。先上来的是康华,问他感觉怎样?得到的回答是:棒极了!哥儿们给弄的安安全全的,光是攀爬当然棒喽!
由于我设保护点的地方是个斜坡,后面上来的同伴不好停留,再往上四五米处有颗手臂粗的树,它的右侧还有一条很适合放机械塞的裂缝,建议康华继续往上,把第三段的起点放在那儿。
等康华做好自我保护,我开始为第三个攀登第二段的李响作保护。因为这段路线上下呈拱形,上面的人无法看到下面的攀登者,保护只能凭感觉,或由攀登者自己发信号。
此时已近十二点,因岩壁几乎正对太阳,大家都酷热难耐,个个象趴在热锅上的鳖,估计都快被烤干了。岩壁的温度奇高,我穿着攀岩鞋都觉得脚底发烫,小腿被阳光射得感觉都快起皮了。这太阳的脾气也不咋得,一会这么热,一会这么冷,把夏天的热量留点到冬天不就好多了吗!
过了一阵,终于冒出了李响的头。过了那条裂缝,就是那段六七米的光板。可能是岩壁实在太烫,也许是这小子的皮太嫩,看他手的动作,碰到岩壁象触到火一般,会弹回来甩甩手,嘴里还嘘嘘地吹个不停,见那样子就好笑,不过这可能是我有点幸灾乐祸。
第四个是王滨,第五个是晓东,我以为大家都上来了,就可以开始第三段的攀登了,没想到还有一个体积更大、重量不轻,还自己不会攀的“第六个”,那就是李响和我的两个背包!原本是想人上来后再用绳子拽,可晓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毫无进展。刚才说了,这段路线上下呈拱形,中间还有两处开口向下的大裂缝,这样的地形当然不好拉了。心想他们几个常玩这个,怎么就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形呢?我看实在不行,只好再下去十来米才有可能拉上来。于是用GRIGRI作自我保护,带了个下降器去完成这项任务。看来用绳子往上拽东西并不适合这种地形,也许用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还比较合适。
下午一点多开始第三段的攀登。这段由康华当 leader ,王滨作保护,其他几个则找了个稍舒适的地方休息。头十来米是个缓坡,几乎没什么难度。由于此处长了许多树丛,搞不太清楚前面是啥情况,康华钻进树丛一会就看不见人影了。
突然传来康华一阵很爽朗的笑声,我有点紧张,不会是抓到蛇了吧!笑完之后对我们说:上面有一块很大的平地,下次再来可以选择那里作第二段的终点。
接下来的是一段四五米高、完全垂直的岩壁,上面有两条并不太大的直裂缝通到上面,一条位于岩壁平面的中间,而且岩壁顶部光光的,什么都没有,就是上去了也不好作保护,加上凤凰岭是一片花岗岩地区,攀爬这样的裂缝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条样子差不多,不过它位于两块垂直岩面的中间,攀登时可以借助侧壁,而且裂缝顶有一树丛,相对好攀些,康华“明智”地选择了后者。
开始几步还比较顺利,放机械塞也挺轻松。再往上一点,可能是缝隙变小,看上去很费劲,磨撑了好久才上去一些。终于看到他抓住了那簇树丛,大家都为他松了口气,认为这下容易了。谁知那堆东西长满了刺,害的我们的康华左冲右突,化了几十分钟才得以通过,而且还弄得浑身伤痕累累(等后来我上去看到那模样,都觉得心疼,尽管那时的我也好不了多少)。艰难而痛苦地过了那只大“刺猬”,康华再一次消失在片片树丛之中。
过了一会,从上面传来说找到了可以作这一段上方保护点的地方,大家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这次其余人攀登时采用了另外一种保护方法:把主绳固定在上方保护点,下面的人攀登时用GRIGRI 或上升器作自我保护。这样上面的人可以轻松些,只要注意看着保护点就行。
我紧接着第二个攀。快到时,康华看见同伴上来了,特兴奋,非要给闪几张。到了这段的终点,抬头猛然发现本次攀登路线的目标——飞来石就在不远的地方巍然耸立!因在这之前无法看到它,现在突然出现,而且已不再遥远,一下令人异常振奋。
从这里到飞来石虽有50米左右,但这一段整体比较缓,不用保护也行。途中有几块几米高的大圆石,稍有点难度。还没等下面的兄弟上来,康华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向顶峰冲击。我休息了一阵,认为第三段的上方保护点没什么问题,于是也跟着康华一起向飞来石慢慢逼近。
经过一大片灌林丛,来到一快四米多高的巨石脚下,其形如一直立的鸡蛋,整个光溜溜的。有趣的是巨石的正中间长着一条垂直而又手臂都可以伸进去的大裂缝,好象它早已知道我们要来,而专门开设的。嘿!这不就是一次大圆石攀登吗?真过瘾!
康华捷足先登,我在下面等着,好给做点保护。由于下面的地形高低不平,而且又杂草丛生,要保护还真不太安全。不过这小子胆子大,根本不在乎这些。看他下面几步还行,等快到顶时,连滚带爬地,太悬了!
他到顶后,我跟着上。带了几个机械塞,本是为了方便后面的同伴,上去之后才发现其实爬起来挺费劲的,若不放机械塞还真不敢上。此时突然又开始佩服起康华的勇气与闯劲,这一点我自叹不如。
刚攀完这一小段,康华已站在飞来石之巅向我和其他同伴挥手示意。这小子真够神的,简直是个飞毛腿。
又翻过了几快大石头,终于到了飞来石跟前。从不同角度观察了一下,正面高度约有八九米,背面大概三米多。唯一能攀的路线在背面,那儿离底部一米处开始,有一条几十厘米长、与岩面平行的垂直裂缝,再往上刚好有三处较大的支点,用它们就可以顺利地上去。所有这些也好象专门为攀登者设计好的,想想也够怪的。
对这种地形的攀登,习惯动作就是双手扒裂缝,再上脚来的侧拉。手一施劲,就听到有种吱吱声,开始以为是脚与有点风化的岩面磨擦发出的声音。仔细感觉也不太对,于是又退下来,用手向外扒了扒裂缝,哇!原来是它在轻微的晃动。这下让我怕了,要是正在向上攀时,裂缝突然被扒下来了,人不是重重地摔到地上去了吗?虽不太高,那也够呛!于是就呆在下面不敢动了。
正当我在那儿发愣,康华从上面看出了心事,开始指点我:这地方他上时也这样,不能用爆发力,而应该用静力。那就再试一次吧!这一招果然奏效,稳稳当当地就上去了。
等我站在飞来石顶已是下午四点多。此时所有的饥渴、疲惫和疼痛都早已离我而去,充满脑际的只有挑战自然、战胜自我后的兴奋和喜悦!真想好好拥抱一下我的战友——康华,无奈上面尖尖的,地方太小,脚下就是刚被我们征服了的一百多米高的陡壁,实在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我们站一个非常醒目的制高点(飞来石本来就是凤凰岭景区的一个景点),我们和景区里的旅客相互间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他们频频向我们表示祝贺,我们也向他们挥手表示感谢,此时才完全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五点半左右,我们所有五名攀登队员都成功登顶。这是一次国内为数不多、全由大陆爱好者参与而取得圆满成功的大岩壁攀登。
三、 总结
这次活动,虽然单纯的路线难度并不很大,但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且对攀登路线缺少了解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经过七个多小时的连续攀登,在经历了炎热、饥渴、疼痛、疲惫,最后能胜利登顶,实为不易。在本次活动,尽管大家经受了无数的磨难,但正是这种艰难的历程对我们的意志品质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检验。这段特殊的经历将铭记我们心底!
每次重要的活动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一次付出了艰辛代价的举动更会让人刻骨铭心。困难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留给自己的东西也越有价值。为了有助于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总结一下还是很有必要。
1、事先应对攀登路线及大环境作尽可能多的了解
路线的特点和大环境决定所需的装备、食品及行装。这次所带的技术装备比较全,没太大问题,若能再加一根主绳和几个绳套就更好了。
由于天气太热,主食可以少带一些,而水必须多带。我们一共只带了一瓶大可乐和四五瓶矿泉水,跟所需的相差实在太远,以至后来大家都没汗可出,下山时舌头都干的说不出话。
这种长时间的、自然场地的攀登,选择合适的装束与选择必要的装备一样重要。因天气太热,大家上面都穿T恤,好几个下面穿的是运动短裤。由于路线途中有好多地方长满了荆棘,通过时都刮的我们哇哇乱叫、苦不堪言。若事先能知道是这种情况,应穿稍厚一点的长裤,而宁愿热一点。最让大家无法忍受的还是鞋,除了晓东穿的是 5.10的攀岩旅行两用鞋,其他几个都穿比赛专用的攀岩鞋。这种鞋穿几分钟都让人够受的,若要用上几十、几百分钟,那种滋味就是到五天后的现在我还能感觉的真真切切。很多时间,我们看上去咬牙切齿、面目狰狞,那不是因为路线有多难,面是因为脚丫子实在受不了啦。我想对大岩壁攀登,最好应选择攀登自然岩壁专用的攀岩鞋,而且大小要合适,这一点也许比什么都重要。
2、少一点抱怨,多一些鼓励
这种活动对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艰辛的磨难,需要的是相互鼓励,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只会使事情越发糟糕。通过这次经历,有几件事体会颇深。
第一件:当我们五人都到了第二个 pitch后,还有两个包留在下面,一个是我的,另一个是李响的,它们需要用绳子拉上来。因包又重又大,路线呈拱形,岩壁上还有两条横向的大裂缝,根本无法直接拉起来,我想只好人下去一半再拉也许还行。下去时我责问李响:自己的包为什么不自己背?我感觉他当时就很不高兴,好象说了句:你没资格对我这么说。若在平时我肯定会跟他争这个问题。而当时,我觉得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唯一的任务是要把包取上来,也就不再言语。
第二件:第二个 pitch 我当先锋,等越过拱门,上面有六七米没法设保护。整个过程我非常小心翼翼,尽管比较有把握,内心总有几分恐惧。而此时却听到他们在下面嘻嘻哈哈瞎闹,心里很不是滋味。真想好好说他们几句,或发发牢骚,但那时的情形根本分不出这份心思,只好默默忍着。当康华正在leading第三个pitch时,突然意识到我们也在犯同时的毛病,于是立即提醒大家,应该立即停止闲聊,多给康华一些鼓励,至少应让他感到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他。
3、要强调团队协作精神
这类活动不可能一个人单独行事,每个参与者必须在整个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本次活动总的说来这方面做的不错,唯一欠缺的是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的攀登没能统一行动。
或许是等候让人寂寞难奈,或许是顶峰实在诱人,等我上了第三段后,康华首先迫不及待地开始向飞来石攀登。第二个是我,后来几个都是连续完成第三、第四两段。当李响最后一个开始攀登飞来石时,大家已在下面快呆的不耐烦了。若大家再多一点耐心,最后一段能象下面几段一起完成,效果会更好。再说,幸亏中间没发生什么意外,要不然麻烦就大了。
4、保护环境
纯洁而又壮美的大自然令人神往,当我们一次次融与其中而感到无限美好之时,完全有责任去保护她、爱惜她。任何对她的破坏和污染都是一种罪过。
这一点我真服这些老玩家,大家都做的特别好。除了在拔一个岩锥时不小心掉了,其它的可以说,除了汗水和足迹,没在上面留下任何东西,所有垃圾都被放进背包运到山下。
尽管大岩壁攀登目前在国内开展的还很少,但随着攀岩运动的普及推广,新装备、新技术的引进,爱好者攀登技术的提高及经验的不断积累,再加上我国有不计其数、极其漂亮的big wall ,相信这项运动在我国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 花絮
花絮一:准时集合真不易,人物出场均各异
大家说好了,8:00在颐和园门口集合。我和晓东7:45到,却没看到一个攀友。时间还早,他们没到也属正常,晓东则说那几个玩家可很难准时,特别是康华,每次总是姗姗来迟。
等了近半小时,要去的人还一个没来,我急的问晓东,是不是搞错了,他说不会的。
因为我们的眼睛象雷达一样,总在四处搜索目标,老远就看见王滨在一辆Taxi门口向我们招手。好!终于来了一个。可也怪,他老站在那儿不过来,仔细一看发现,是叫我们过去一下。跑过去才明白,打的费还差一块。后来他跟我们说:一醒来已经是8:00了,于是急急忙忙脸也不洗,提起背包就出了门。当然出门之前还是记得要带钱,拍了一下裤兜,鼓鼓囊囊的,没问题。后来拿出来一看,原来竟是些碎钱,凑在一起也只有9块!
过了一会,有一小个背着一个大登山包,带副大墨镜,样子酷似登山家。因为样子独特,引起了我们注意。离我们只有七八米时,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李响这臭小子!
晓东说得对,最后来的真是康华。背个小旅行包,头发蓬松,衣冠不整,摇摇晃晃地过来了。我建议大家,为了惩罚他的迟到,每人赏给一拳一脚。走近一看他那股萎靡憔悴,顿起怜悯之心,大家还纷纷关心地问他:这种状态还能攀岩吗?
花絮二:多行数里路,难免门票费
为了不买门票,我们提前下车,选了一条小路前进。路不难行,可远了许多。经过几十分钟的步行,终于来到了与正道连接的三叉路口。 正当我们为躲过门票而暗暗高兴之时,一位大姐笑眯眯地过来,很客气地对我们说:你们已经进了风景区,请买门票。一下把我们给弄傻了。
花絮三:本想受表扬,结果被藐视
我们完成第二个 pitch 后,康华作第三个 pitch 的 leader ,王滨作保护,其他几个则找了个稍舒适的地放休息。尽管后面的任务依然艰巨,可举目远眺那一望无际的旷野,再看看脚下几十米已经被我们征服了的峭壁,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若把这种情景告诉朋友,定能分享我们的喜悦。
首先想到的是王勇峰,倒不因为他是我的领导,这种时候我更把他当作大哥哥。可能是由于凤凰岭独特的位置,手机信号特别强。于是就往他家拨,当传来一阵叽哩咕噜含糊不清的声音时,才意识到现在刚两点左右,他老人家正休息着呢!心里一想:糟糕!要受表扬是比较难了。
不管怎样,还是假装挺兴奋的样子,叙述此刻我们已取得的成绩,及正在向下一个目标冲击的情形。开始,估计他也不好意思打消我们的积极性,嗯嗯噢噢地应着。当说到才完成一半,上面还更艰难时,本想得到他的鼓励和指点,而他则说:这有什么难的,一会儿不就到了。说的容易,你虽是个登山家,也不能这样小瞧我们的行动!气得我一下把手机断了,再也不理他了!呆呆地愣了一会,才回过神来:别人不理解,那就继续自我享受呗!有什么了不起!
花絮四:可恶的荆棘,可爱的小猫
这次攀登最大的困难不是岩壁本身,而是路线上几处长满荆棘、象刺猬一样的灌木丛,划得我们个个遍体鳞伤、叫苦不迭。
当我们撤到山下一个小店,发现主人有一只特漂亮、特温柔的小花猫。一种强烈的反差使得我们都很愿意靠近她,给她吃香肠(尽管此时我们也早已饥肠漉漉)。说来也怪,她好象也能看懂我们,不顾主人的召唤,愿意跟我们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往回走时,她还送了很远一段,主人以为她要跟我们走了,在那里急得不行。

终于上去了.祝贺祝贺!丁丁写得好
-mh
02:39:25 7月24日
终于上去了.祝贺祝贺!丁丁写得好
长路线多绳段攀登的乐趣和成就感远不是在馆里扣塑料支点能比的.希望国内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能体会到自然岩壁的乐趣.上次小东,ANDES和我也是在那条路线上,先是选路线,基本是小东的注意.ANDES上P2(第二段)时发现裂缝里泥土太多,然后小东用器械领攀了十来米,边走边清理裂缝里的泥土.我在底下保护看见大块泥土飞向右边,坠地时发出嘭嘭的声音.ANDES躲在一个小屋檐下,我随时准备跳开.小东干累得够了,放下来,把所有东西交给我.我正要出发,倾盆大雨就下来了.刚清理完的裂缝成了瀑布喷嘴.大水正好浇在小东身上.我们三个看到这情景开始哈哈大笑.浇了快一小时,云来雾去,雨快停时我开始领攀.刚开始时由于有小东放的上边保护,我几下就顺着裂缝上去了,要感谢前人的劳动.那个向右的裂缝保护比较简单.最后我爬到那个n形裂缝的顶上时,往上看了看,因为时间已经晚了,不知道再往上走容易不容易下,天气又象要下雨的样子,我就决定彻了.下降时就是用的水管接口,放在离在"n"字顶不到两米的朝右岩缝里.不知道这次路过的人看见没有?我一直想知道最后抽绳时摩擦生热把套在接口上的尼龙绳给造成多少损坏.我感觉P2到n形裂缝顶上处 难度在5.6-5.7. 图片是上此小东开始领P2.
就文章里提到的细节说说...
爬长自然路线要穿宽松些,底硬些的的鞋.人工壁上用的鞋灵敏度高但穿不多久脚就要受罪的.领攀的人开始爬前一定要把器材整好.不同人有不同习惯.我把每个机械塞挂在单独的锁上.NUTS按大小分两三组,每组挂在一个锁上.六角,三角也一样.爬自设保护的自然路线时避免用短快挂,它们容易把保护器械从裂缝里牵带出来.一二三尺长的扁带要根据路线情况和估计自己要放多少保护点带够.器材按大小种类放好,别到了上边抓瞎.用几根指头粗小树作段段之间主保护是不可接受的.段段之间的保护点必须有两三个均衡吃力的点够成,而且每个点都要单独经得起坠落系数是二的冲击.不这么干迟早要出事.国内没有一套统一的口头信号来协调攀登者和保护人的行动,这个问题需要解决.领攀的LEADER一般不背包,这种角度不大的路线用绳子拉包是很费劲的.领攀人的包应该由后来人轮流背上来.结组时跟随领攀人的人或用上保护爬上来,或用上升器.用上升器风格不如爬上来好,但是快些.
丁丁总结得好.再多几次这样的行动并且不断改进,不顺利的因素会解决的.领攀不该把后边的人甩下自己跑上去.名词上,这种攀登叫multi-pitch climbing,也就是多段攀登.bigwall有它专门的一套东西.这条路线还叫不了bigwall.

**攀岩在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山西黎城黄崖洞(一) **
xhding
20:52:43 11月2日
(黄崖洞简介:黄崖洞是邓小平,左权,刘伯承等著名将领工作过的战略要塞.有一座兵工 厂, 供应16个团的武器,是日寇的眼中钉. 黄崖洞保卫战就是其中最激烈,也是我军以 重大比例消灭敌人的战役1:6 当年的兵工厂被分解成3个工厂,就是现在的山西清华集 团,淮海机械厂,以及惠丰机械厂)
10月的最后的一个星期五,丁丁和我奔赴黄崖洞,一个被他称为比阳朔还牛的岩壁. 5小 时后,我们来到邯郸市(京广线).黎城离邯郸有140公里,但在这里,要坐3小时的汽车,因 为常常会有运煤车与你同行. 在黎城,我们受到旅游局同志们的热烈欢迎(丁丁事先联 系好了) 住在黎城宾馆(最好的宾馆,价格不贵,有15元到500元的房间,我们住的还不 错) 吃过接风宴,我们爽爽地躺在床上看中韩对抗赛(结果不太爽,1:1,我和丁丁谁也 没输) 周六清早.吃过早餐,我们便开赴黄崖洞. 黄崖洞离黎城有45公里(有班车,半小 时一趟,我们是搭乘旅游局的小专车…嘿嘿嘿嘿,比较爽) 距离黄崖洞15公里远,我就被 远处的壮丽风景折服. 仿佛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样,众多的群山拔地而起,直直地 插入云霄.绵延数十里,浩浩殇殇. 接近黄崖洞时,汽车如同在峡谷的底行进,周围是笔 直的峭壁,让人心痒,手痒!!! 丁丁和我稍事休息,便整理好装备(近30个FRIENDS, 20 个NUTS, 20个锥,30多个快挂……,比较齐全) 我们先观察了地形,开始攀爬黄崖洞牌 楼左边的一条裂缝(100m左右),在下面看,缝隙刚好适合攀爬. 等丁丁上到第一个 pitch处,才发现有一段近6米左右的一人宽的缝,有1米深,侧壁上也没有合适的缝, 适合挂片攀登,我们只好下撤) 吃过午饭(下午2:30),丁丁和我攀爬导游处旁边20米 处的一条缝隙(约90m) 此时,天渐凉,下着小雨(岩壁还算干) 丁丁领攀了第一个pitch (一路艰辛,因为有很多松动的石头,丁丁不停地搬砖头,向下抛) 等我上时,路线以比 较干净了. 丁丁比较怕冷,我只好领攀,第二个pitch比较近,丁丁上来后,还是很冷, 我当时很想爬得更高,就继续向上攀爬. 这条路线,看来容易,但由于有很多浮石,让人 不敢下手,爬的很慢. 尽管我们很小心,还是出了两次惊险. 第一次,是我在挂好一个 机械塞后刚要休息,觉得右脚脚尖的石头突然碎了,而且伴随着轰隆隆的 声音,向下一 看,哇塞!一大块石头正笔直地咂向丁丁!(我很怀疑我是如何攀着那块石头上来的) 我 当时大叫一声:丁丁小心!!! 丁丁也早有预防,忙躲向pitch边的岩缝. 石头崩落在第 一个pitch上,粉身碎骨后,落向地面. 第二次的惊险,是早有预防,还好: 我在向上攀 爬时,经过了一块向外长的岩石,刚好可以侧拉. 丁丁说没问题,我就斗胆一试,果然没 有问题.等我挂好机械塞后,用手向外拉了拉那块石头,我的天!居然是活动的!!! 我当 时绝对是一身冷汗! 当时离第三个pitch已是很近,我便挣扎到那里,挂好绳套和铁锁. 当时天色已晚,我便下撤. 经过那块松的石头时,我请求丁丁,要求掰下去.丁丁只好又 缩进岩缝. 那石头约1.2m高,40CM宽,15CM厚,带着风声,向下冲去(我尽量向右后方拉) 后来丁丁说有无穷多的小石头砸到他的安全帽上,丁丁铛铛. 下到地面时,已经完全黑 了.(后悔没有带头灯上去) 很庆幸的是我们当时撤下了所有的装备,只留了两个绳套和一个铁锁在两个pitch上.
因为: 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满山遍野都是雪(北方的寒流陪着我们来到了这里) 这里 的雪景太美了! 因为天还没有完全凉下来,地上还有热气,所以山岗上的树上,都是雾凇 似的树挂,伴着没有落尽的金黄,在朝阳的映照下,璀璨无比! 风一吹,冻得不结实的雪 块漱漱落下,伴着红叶……一派太行秋冬景!

你们玩得好痛快
-mh
11:32:42 11月3日
小心松石头,大的联头盔也防不住.另外小心松石缝 里设的保护不保险.保护人尽量在屋檐下保护. 丁丁老铁你们有照片什么的么?

关于山西黎城黄崖洞的旅游路线
老铁
1999年十一月2日 8:15 p.m.
黄崖洞的路线有两条: 1)北京到太原(火车10小时,卧铺90,在北京站,汽车6小时,票价100,在六里桥). 太原到长治,公共汽车要3-4小时,票价未知 长治到黎城1小时,票价约8元 黎城到黄崖洞1小时,票价未知(5元左右) 黎城可以住黎城饭店,价格从15到300 都有 黄崖洞下有山庄,条件一般,房价未知 2)北京到邯郸(火车4到5小时,票价65元特快,在西客站,半小时一趟.汽车6小时,票价100,六里桥,仅下午1:00到6:00有,一小时一趟) 邯郸到黎城,火车7小时,票价未知,汽车3小时,票价:14-21元 去吧,兄弟们.今年要去,可要多穿点. 最好明年春天去. 不过那里有冰壁,可以攀爬big wall冰岩混合.可以去试试.

攀岩于广州白云山
vega-x
20:05:53 99/02/02
1998年9月26
说起攀岩,一位朋友的感觉是这样的,象电视里的那样,在几乎垂直的岩壁上,一个肌肉十分发达的男子,腰上了个装某种粉末的桶,那种粉估计和玩吊环的人在上吊环前涂在手上的差不多。他们每爬一步,就往手上涂一次,估计是手出汗太多的原因.栓在腰上的那种东西叫粉袋,里面装的则是镁粉.
9月中旬,在狡兔的介绍下,来到了一间都市中的木屋,那里的人大部分是玩自助旅行并摄影的,也有探险的,漂流的,探洞的等等,我看到了房梁上熟悉的登山绳,一问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有玩登山的和攀岩的,肖min还和清华一起登顶了7543m的章子峰.
第二个星期,终于见到了肖min和黎孟君,后者是玩攀岩的,说只有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才高兴,有树的都不喜欢,他玩攀岩已近一年,和他一起搞攀岩的还有前华南师范大学探洞协会的秘书长魏敏仪,她今年8月份还去过新疆,打算攀登博格达,后因天气不好而取消,我登山下来后,还在红山宾馆听到了广州来的女登山者的消息,她也听说了有个广州女孩和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共登博峰的消息,可惜在那儿无缘一见,玩漂流的四哥还发Email给我,邀我去木屋,谁知我已”自投罗网”
第二天,就和黎孟君他们一起去白云山攀岩,虽然前一天在木屋聊得挺晚,早上还是7点多就醒了,走路上山的人除了我们,还有来自教育学院学国画的袁天,也是队中除了黎技术最好的了,和黎的GF芳芳 那块20米高的岩壁上端已聚集了十几个人,不少也是和我们一样第一次来的,开始用双绳下降时,我们都是战战兢地趴在岩壁顶端往下看,黎孟君则腿不抖心不跳地站在岩石边,为了克服畏高,后来我也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走到崖边,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看示范,旁边的人还怕我把他们带了下去,叫我小心些 类似的下降下雪山时已尝试过,动作要领并不陌生,只是90度的岩壁,还是令我不由自主地抓紧了绳子,本来不应该的,下到底,手磨得有些疼,下降器很烫,有些人不小心碰到,几乎被烫伤,他们说这就叫动能转化为热能 虽然开辟了3条路线,大家还是排队等在中间最容易的那条上,2块90度的岩壁又互相垂直,人可以夹在中间上,只有一个难点,要从岩石的左边拉到右边,对于一开始还不怎么敢随意移动重心的人来说,这确实有些难度,大部分人都在那里掉过,幸好有绳子拉着,喘口气,继续再上 我们上之前,袁天说,如果用脚试探性地踩石头,总会觉得滑,其实整个人的重量一压上去就不会滑了,而且那里浮石都已被他们踩掉,所以不用担心,我有些兴奋,喝了一口水,黎孟君说最后一口水了,莫名有些紧张 开始觉得手脚发软,也不知是否坐得太久的缘故,找着岩石缝,就把手伸进去,一点突起的地方,就可以踩脚,下面也有很多技术指导,非常热心,攀岩还有个规矩,不能利用树和打好的岩锥,出了一身的汗,看着伸出去的手臂,混合着岩石上的灰,非常健康的感觉,到有些地方好象觉得没什么力气了,但想着前面的人都可以爬上去,虽然都是男的,我也应该可以的,边爬边问,也到了要转向右边的那里,幸好我柔韧性还好,虽然个子不算高,伸长了手脚,总算也够得着,过去后就没什么难度了,顺着倾斜的岩石,手脚并用就可以轻松地爬上去,只是要从一棵小树的中间钻过去,枝叶钩钩挂挂的,下去时就靠下面保护的人放绳,我要做的只是双脚蹬在岩壁上保持平衡,不小心从小树那儿踢了块小石头下去,下面坐着休息的人吓得四散跑开了. 下来后才发现手臂上一边一条血口子 我后面是我的好朋友苗,也许是没吃东西的缘故,她到了要拉到右边那儿就再也过不去了,有两三次已经拉过去又掉下来,手肘也磕破了,我们大家都在下面鼓励她,也有人上到岩壁上端指路的,黎孟君说她上不去就不她下来,但吊了好久,最终她还是下来了,后来穿攀岩鞋又上了一次,她说鞋太小,脚疼,于是又下来了 敏仪最后上了一次,把那棵拦路树给枝解了,散花似的撒下来 芳芳和我都去尝试了第二难度的岩壁,到了一个飘出来的地方,我们就都败下阵来,有绳梯也不行,用不惯 他们说人人都要学会做保护,于是我们每个人都尝试着保护了一回 袁天最早攀最难的岩壁,他说有一个地方几乎找不到缝,手指甲都伸不进去,黎孟君也搞了好久才上去,工友更可笑,他脱离了他们左边的传统路线,不知怎的就跑到右边去了,抱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像只考拉一样,我们以后常用这个来取笑他
10月17
听狡兔说去年去西藏时正在学车,还未拿到驾照,他就大胆地要求开车,同车的韩国小姐问在中国没驾照也可以开车吗?去阿里时他还想过车瘾,结果被司机看出是新手,取消资格,想想在阿里开车一定是很过瘾的,随意驰骋,不像在广州,蜗牛爬一样,精神高度紧张,我家出去这条路车又多,搞不好熄了火,小退一步,后面的车就按喇叭,提心吊胆的,我也担心他擦到别人.到云台花园,已不见大家的踪影,于是狡兔开车上山,我就留意着路两边,一个斜坡起步又是一身汗,重阳前后特别多人,乱哄哄的,估计比学车时的考试还难
到了攀岩地,居然空无一人,我们怀疑不是给放了飞机吧,狡兔发现一个9点多的留言,可又没电话复,希望不是取消约会之类,先吃着肠粉再说,同时也竖着耳朵,填饱肚皮后,听见人声了,过一会儿,就看见背着大包的黎带领着一大帮人,看来是他们走小路时错过了 这时又收到前清华登山队周的call,只好求狡兔开车带我去复机,如果跑步,来回起码半小时,顺行往山下,在明珠楼附近好容易找到一处电话,2块/次,简直是敲诈,比长途还贵,于是逆行回去至山顶公园,这可是狡兔的首开山路,于是他也不管禁鸣喇叭的规定了,反正在山上,到转弯处就按喇叭,后面有部车紧跟着我们,担心是否抓违章的,后来它和我们一样按起了喇叭,这才一块大石落地,狡兔停在分岔口,我就跑去复电话,人的惰性呀,以前还环山跑呢,有车就不想动,结果周又不来,白忙活一轮 路遇2个骑山地车的,看样子挺专业,跑回去,车上空无一人,见狡兔从山上下来,想起以前在云南见到的当地人,遇到坏车,道路堵塞什么的就跑到山上,站得高望得远
又回到攀岩地,还有人没下降,我到了粗绳子的那边,摩擦力太大,费力且不快,为了照相,特意摆出有形的款,反戴帽子之类的,可相机已收起来了,不免一顿失望 第一个攀的男的是重温,没掉就顺利过关,比上次有进步,后面的3个男的都没登顶,willy掉了一次就说没力,也许第一次太过紧张,xj穿着凉鞋就攀,态度根本就不认真,大熊穿着皮鞋来的,借了别人的白饭鱼(白布鞋),几乎要撑烂,上到一半说脚疼,也下来了,大熊太大只,有个地方狡兔叫他塞进去休息,我们平时都是这样做的,可他只能顶个肩膀进去,下来后白饭鱼的主人说鞋松多了 狡兔身体力行,接着上,第一次攀岩已近一月前,点全都忘光光,上得也并不轻松.小个子的tony担心拉不过去,于是我就上去示范,这次倒比第一次轻松多了,狡兔则在下面讲解.之后的两个女的都登顶了,发现女孩的毅力普遍比男孩好,掉了一次,再来,不放弃,echo在一块突出的石头上抱了好久,下来后穿短裤的她腿上一道道的,像给猫抓过一样,她说估计共产党员经过严刑拷打后也就这样
中午又来了5个人,光头佬及其wife,王清等,新来的那个男的说手软脚软,结果却首先从左边的最难路线登顶,接着王清在第一关折腾了好久,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还不行,下来休息一会儿再上,保护没做好,下来时直接从第一关掉下来,幸好不太高,可她那比起黎的”飞流直下”就是小巫见大巫了,黎开始时为了照相,兴奋得保护绳都没绑就往上攀,幸好2步后及时发现,否则攀到一半进退不得时才惨呢,他为我们作示范如果过第一关,也许绳子太细又滑,他一说下,下面就松了手,黎几乎掉到山下,幸好他反应快,要换了我们,起码一个屁股墩 所谓第一关就是一块不大且突起的方石,先要拉着石头作引体,由于两手不够舒展,不那么好用力,接着要把右脚尽力伸上几乎和肩膀平行的一个凹处,左手推,右手拨,把重心移到右边,由于右脚位置太高,而我们普遍身子下坠,移重心就成为一个难点 王清说手没力了,但还是作第二次攀爬努力,终于几次后过了第一关,慢慢磨,第二关,第三关,然后就是一个平台,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上面就没有什么难度了,她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个登顶的女孩,大大地鼓舞了我们,个个都摩拳擦掌,黎说今天的主题:手软脚软
我等她后面的女孩等了好久,不耐烦了,看见右边简单的路线空出来了,于是决定尝试从中间上,不拉到右边了攀岩鞋也没轮到,于是穿着自己的运动鞋上,大熊作保护,攀着这边还三心两意地看着那边,想等那女孩结束后尝试一下第一难关,可他们说我在这边好好爬吧,那边又被光头佬的老婆占据了,于是只好死心塌地攀这边,很容易就到了要拉过右边处,往上看,确实没有路,于是连忙叫他们喊来王清作指导,她是从中间路线首位登顶的女孩,她叫我借一下右边的岩壁,然后再回到中间,眼睁睁地看着右边熟悉的路线却不能拉过去,还得无奈地回到中间,多痛苦,可那是自己的选择,没办法天渐渐暗下来,下面也看不清我在干嘛了,于是大家都为光头佬的老婆呐喊助威去了,偶尔狡兔和willy也会过来鼓励2声,我在那儿,手正插反插,身子转来转去,脚一会儿试试左边的突起,一会儿探探右边的小小台阶,大熊就在下面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好容易决定上,大熊一声叫好,连忙拉紧绳子,鞋太滑,但也没滑多远,再上,又滑,想放弃,说要下去,大熊不肯放松绳子,那天风很大,一阵风来,落叶泥土什么的纷纷飘下来,眼睛都睁不开,低着头,很无助地缩在夹缝那儿,终于可以体会苗上次在上面的绝望了
风停了,抬头看看上面,到顶就那么几步路,这回大熊再开玩笑地说要把我放下去,我可不干了,前功尽弃不说,还要爬山上去,收拾好心情再上,这次倒没滑了,接着用脚撑着,用背蹭,一点一点往上挪,过了中间地带,拉到左边,攀上一个平台,过去一些就是个拐角,看那边空空的,有些心惊胆战,暮色使我有些丧失高度的概念,动作反而放开了,右腿迈开,回到中间,就要登顶了,突然一阵风,赶紧趴在岩石上,脸都贴了上去,才避免被吹下去,也许是筋疲力尽,登顶前的虽没什么难度,但速度,也快不起来
终于登顶了,紧张的神经一放松,这才发现自己多么软弱无力,胃也有些隐隐作痛,也许太辛苦的缘故,回头一望,才发现山下已是万家灯火,感觉非常好,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油然而生,虽然手塞岩缝时搞破了,但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静静地坐在那儿,陪伴我的只有星星,月亮以及山风,可把willy羡慕坏了 光头佬的老婆也顺利登顶,据说她动作很果断,一出手就拉上去,从不无谓消耗体力,他们则恭喜光头佬成为第二个要回家洗衣做饭的男人 狡兔说以后再也不开车上山了,车多人多的
11月7
带暨大的香港朋友过去,长发的阿梁喜欢旅行和摄影,他的同学则是玩单车的,一身专业装束,曾从广州骑到内蒙,等他们时,百无聊赖地观察着来往的人,碰见willy和Michellhe,还看见一个匆匆走过的男孩,穿着户外运动凉鞋,猜测他是否前清华登山队的周均宁,上山后,果然见他坐在那儿,悄悄询问黎,证实了我的感觉,这时他也在大声问哪个是我 下降时,坐在周身边的人说我的速度比别人快一倍,看样子挺熟手 下去后,发现他们又新开了一条路线,最左边的前最难路线现已位居第二,我直接向它发起了冲击,一开始就差点通过了第一难关,后来一次不如一次,只好先下来休息,发现连腹肌都动用了,攀岩真是一项全身运动,看了黎的示范后,注意了他脚的踩点,一女孩接着上去尝试,大熊做保护,女孩经过了几次以后终于通过了第一难关,只要能过第一难关的女性都能登顶,而男的往往在第二难关被拦住了,她的BF也是,在她登顶后,我们恭喜她的男友成为第三位住家男人 她成功后,登顶记录已改写为5男,4女,我说看看能不能搭上进前十的末班车吧,虽然手已无力,但有不少人都是喊着手软脚软登顶的,听说徐尚更是被大熊拉上去的,我让大熊也把我拉上去 向上拉时才发现胳膊已硬得用不上力,试了好几次,越来越没信心,想放弃前说再来最后一次吧,不知怎的,借上绳子的力,终于过了第一关,第二关也许还借了绳子的力,也轻易通过,黎有时会在第三关掉,幸好大熊绳子拉得紧,再拽上钉,管它是否犯规,也过去了,倒是在上面他们都说简单的地方我耗了好久,想到黎的话,难的地方都过了,在简单的地方掉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上面几乎都是半人高的台阶,像翻墙头一样,撑着爬上去,也不管姿势好看与否,胳膊没力就用膝盖跪,终于登顶了,坐在上面看着山下的风光,还可以看到我家,他们催我下去,只见我在得意地荡着腿,那时手已开始发热,手指涨涨的,像以前在北方冷了以后进入温暖的屋子的感觉 大熊也想学黎和周,他一段段地放绳,我们就一跳一跳的,结果那登顶女孩就像跳舞一样单腿跳着,我则差点撞向岩壁,配合不大好
回到家,浑身酸疼好几天
11月22
今天去攀岩的只有四个人,周均宁和张天鸽来自北京,我和黎是广州的 他俩下降时都单腿跳,被黎说是北京风格,还有攀爬时黎教我们打双八字,双停止,他们为了省事,打布ling结想再巩固一下左边那条路线,黎的绳子根本借不上力,好几次之后,左手向下推,右手向里拨,再加上左膝外侧顶,终于过了第一关,大家和我一起松了一口大气,第二关又磨了好久,拉钉的手指也搞得好疼,黎叫我先把脚踩高,整个人重心移上去再说,这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男生都会在第二关败下阵来,那里完全要靠鞋子的摩擦力站住,没有攀岩鞋的男生就有些吃亏,手的位置也有些小,狠不得用指甲去抠,最后还是被黎坠了上去,可能他都不耐烦了,下来后,左膝外侧淤了,右膝掉了一层皮,手指甲也花了,感觉特别挫败,体力消耗的缘故,一阵山风吹来,裹着外套缩成一团,还是瑟瑟发抖
张说这里比北京的309稍难,瑞士的Markus说这里的难度有6点几,不论是欧洲或美国的算法,比阳朔的还难些?也许是我听错了
听张讲一些攀岩趣事,比如说北大的攀岩分成两派,力量型和技术型,有个男生是力量派的代表,手力很好,经常硬生生地把整个人拉上去,她们都说他看起来特别粗鲁,还有她们看过的录象,一鬼子也不要保护,像爬楼梯一样就上了一块接近90度的岩壁,估计已上过无数次,对那些点都非常熟悉,上去还看看表,摇摇头 回到家,手臂有两天都伸不开
11月29
我第一个被大家抓出去爬最左边的那块,也算是示范,第一关倒是过得挺顺利,阿君评价说身型还挺矫健的,攀了那么多次,最好就是这次了,第二关本来不想拉钉,结果阿君出手果断的评价刚说完,我就滑了下来,右手的位太小,没扣住,指甲幸好不长,要不整个反掉都有可能,现在只是长出来的部分磨损了,下去修理完指甲再上
第二次的第一关过得没那么好,虽有些勉强,但也还是一次成功,第二关掉了好几次,不能像身材细长的阿高一样侧坐,第三关也掉过,一筹莫展时,我也想过放弃这次攀登的,也想到我妈的话,那么辛苦,干吗还要去攀还是靠自己上去的,不再是被人拉上去的了,还是有进步的,听了阿君的话,心里美滋滋的,回想起用劲时膨胀的肌肉的力量,和岩壁贴近的感觉,攀完后手也不再热和涨了,下来后,阿高对女孩子的毅力赞不绝口 最后大家都从最简单的路线爬上去,没穿攀岩鞋的阿君和我都害怕,因为自己的鞋踩不稳,幸好那条路线的点都不小,但我也爬出一身汗,估计姿势也漂亮不到哪儿去,看来即使简单的也不能轻视,缺乏练习还是不行 把摩托车放在山下一报警站内,问多少钱,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免费的,本以为会被敲一笔的,说了声谢谢,就半信半疑地上了山,心里祈祷着不要下山来就不见了摩托车,那可是吃了个哑巴亏,阿高也说他对不要钱的东西向来不太敢相信的,但下了山,我的摩托车还好端端地在那儿,回到家觉得不累,又去打网球
登顶后又是万家灯火…

报告,报告,这里是湖州。
night
1999年八月21日 12:18 a.m.
雨后的夜晚,湖州的街道上行人很少,刹那之间就感觉到陌生的味道,街道尚且湿湿的,每隔数米就是一道条幅横空,好在还是崭新的,又含了雨水,多少冲淡了这种商业化的标语.
比赛场地没有原先在电视所见的宏伟,从现实的角度看,有点令我失望.穿着红色工作服的服务人员穿梭不停,青白色的聚光灯在场地里晃动,不知道什么编制的绿衣”警察”三五成群,说着当地方言;观众零零落落,开场后却突然四下涌现出来,气氛和形象都很象我5岁时人们一起看露天电影的感觉,大家分明都是吃了晚饭,很闲适的,穿得很奇怪的衣服,坐在这里各抱着一条腿儿,哪里热闹看哪里,头部转动的频率十分了得。
难度攀岩赛进展很顺利。丁丁、茂茂的表现非常出色。男子赛组中,四人成功至顶,他们两人居其中,将参加明天早上的难度攀岩决赛。丁丁是接近尾声时出场的,戴着蓝色花头巾(就是青岛鹰嘴岩攀岩照片中的装扮),身法轻盈。有个小插曲是,他在攀过最困难的水平的俯角后,翻身过转角时,和先时的茂茂一样,凭借双手的力量,腾空后向上牵引,右脚向上伸展高于重心以踩点,带动身体上升,非常精彩,博得阵阵掌声,更令人信服的是,他在成功后,凌空俯视观众,无论微笑的神情还是形体语言,都表现出豁然的大将风度。
女子难度攀岩中,两人成功攀至最高点。(非常抱歉的是,我不能现在确定除丁丁、茂茂以外的入选选手的名字,这也是我认为此次大赛组织中欠缺之一:比赛时,选手出场,竟没有简短的介绍,只有很偶然的时候,主持人好象想起来了,才絮絮叨叨地说起,而且非常遗憾的是,基本上听不清楚 o
此次预赛中,将依成绩选出前8名参加明天的决赛。可惜我不知道谁是climber-lei,没能通告他的成绩,衷心希望他可以参加明天的决赛,并取得好成绩。也没能在人群中认出Andes, 不知他到达没有。
今天,我经过6个多小时的路程,傍晚6点才到达湖州,整理行装,落实宾馆,匆匆赶往比赛现场(晚场是19点),来不及拍照片,只好明天补上。此时接近0点了,身处湖州的一家名曰“全景”的网吧,音乐缓缓地流淌,可以看见邻座的屏幕上黄磊的忧郁的眼睛,清逸的长发,夜晚是这样美好,想对冒险论坛的朋友们说声晚安,也希望明天参赛的选手们此时已经进入安然梦乡。
转眼已是新的一天了,想念北京的夜。

谢谢找不到,这里是现场
night
1999年八月21日 2:51 p.m.
现在我将配合找不到先生做午间现场报道。大家好!这里是湖州现场(还真象那么回事儿 :-))。
上午的开幕式,真是热闹,各种极端的色彩,纷乱的装扮,忽而翠绿色的”蝉仙子”们奔来奔去,忽而”4”字形的蓝色小三角旗沿着场地对角线冲杀过来,night坐在甲座上,任凭炙热的太阳蒸烤,努力选择可以用”美”形容的镜头,可是实在是没能从中得到这种享受。好不容易开幕式结束了,跟菜瓜大小相似的气球伴着音乐升腾,引得无数群众观瞧,两辆中巴车作隆重状开近主席台,说是接送领导去数步开外的水上项目观看台,可惜明显车内过于拥挤,领导们一头大汗,戴着迎宾条幅的小姐也嘟着嘴儿,接着传来轰隆隆的马达声,四辆水上摩托在小场里兜了几圈,不是我说,实在是整体上有一种《甲方乙方》里憋着劲儿逗人开心的感觉,却又没那么高明,也真难为了当地的领导们,定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好在除了我,老百姓都开心了,跟过节似的。
难度攀岩男子组中,今天的线路转移至主架的左侧。决赛第一轮,奥索卡的徐洪波、咱们的丁丁、茂茂都轻松出线。于是再进行三人之间的“超级争霸赛”(呵呵,主持人是这么形容的)。岩点重新布置后(据说难度等级在5.12A与5.12B之间),徐洪波先出场,成功登顶。丁丁出场时,night心里很激动,眼见他攀至全段3/4处的关键的角度转折点,经过四、五次探索另一面岩壁的岩点,最后没能成功。我的感觉是,他在开始的1/3段停留时间有点长,损失了体力,否则以他的能力是没有问题的,真的很可惜。
茂茂在这转折点上已经险过难关,却突然脚下岩点转动,整个人就滑脱下来,左腿内侧轻度划伤。稍做休息后(兄弟们纷纷为他按摩),重新从起点攀登,最后未能成功。可想而知,一个上午攀登三次,体力已经消耗了大半,多少有种时运不济的感觉,也为他惋惜。 比赛中就是有这么多未知因素的影响,但是全场下来,丁丁、茂茂表现的风度极佳,得失本是身外事,night为他们遗憾之余,更多钦佩,衷心祝他们二位在速度攀岩中成功。
女子组的线路在主架右侧,接近昨天男子组的预赛线路。昨天登顶的江西队的黄丽萍和黎建丽之间也展开第二轮“争霸赛”,最后黄获胜,黎建丽身法十分灵活,但在水平俯角处,意外失手,错失机缘。
两天来一直在做表演的滑板、轮滑队,频繁失误,技术表现不稳定,朋友们大可以在家中喝着冰镇可乐看看music sports, 还可以免受两个讲解员嘶声力竭的喊场,好可怕的呐喊,“听过以后更是口渴” ,night真的备受折磨 :-(
另外,赵雷等人一直在默默奉献青春:-) 顶着骄阳为参赛选手做保护,几次攀升修改岩点,极其严谨,在night看来,真是很帅!
今天晚上,将是速度攀岩的预赛。午夜时分,night将作详细报道。现在我将去见湖州的旧友,毕业两年,可以重见大学时最要好的朋友,虽然很累了,我心里很是开心。
祝所有的朋友周末愉快,再见。

来杯热水
night
1999年八月22日 3:09 p.m.
阿嚏!大家好,这里是湖州全国极限运动会的第三天的现场,今天白天到夜里有阵雨,雨量中等,局部大到暴雨,偏东风4-5级,最高温度26度。上午进行的预赛结果为: 速度攀岩,男子组:李文茂39”67,徐宏波42”39,丁祥华43”48。 女子组黄丽萍1’18”25,黎建丽1’22”52,杨珍珍1’23”27。
早上起床,先拉开窗帘,从酒店里六楼的窗户望出去,湖州在一片细密的雨里,打电话到赛事竞赛组询问比赛是否正常进行,结果是说还未确定,等到9点再说。不满意这样的答案,又打电话到运动员住的酒店总台,烦劳小姐询问酒店大堂里的运动员,得知部分运动员已经去了现场,但是否如期竞赛要视情况而定。于是,摇摇头还是上路了,安慰自己说,权当作是早锻炼吧。
到了现场,场地上都是身穿蓝色雨衣的工作人员,一堆一堆的,有人大声喊:我的裤子!表情很痛苦,想是他的长裤冰凉附体,我不禁要觉得他太脆弱,却忽然一阵冷风,吹得night两腿冰凉,雨也分明强劲了,雨衣和雨伞都没有作用,下半身全无热气,可就是这样麻木着,等到运动员终于出现了。
女子组在先,场地都是主架的右侧,并列的两条路线尚且有岩顶突出的支架遮挡,没有直接遭受大雨的侵袭,但是运动员没有避雨的场所,都是匆匆的在摇晃的雨伞下更换攀岩鞋,几乎是被“批处理”地完成两条路线的攀登,由于偶尔才有解说,等到第一个男子队员攀登了一段,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是男子赛开始了。雨势越来越大,队员在做准备时几乎就是淋在大雨里,但在岩壁上表现都很出色,由于此次速度攀岩的岩点距离不是很远,男队员们几乎都是依靠指力,连蹿带跳就登顶了。我看见现场指挥的教练冻得直跳,这时才发觉自己一直一动不动站在水里,双手的指甲也已经冻青了 :-) 这时,丁丁、茂茂已经顺利完成了攀登,在岩壁下站着观看,赵雷穿着花条纹的中裤,扎进他们堆里说着什么,茂茂笑了,还挥了一下右拳,丁丁笑得很可爱,两眼弯弯的。^=^
晚上是否有决赛还是未知。(这次组委会事先的准备工作太不周到了,一切环节都显得混乱,当地体委的裁判对我私下说—-我们每天这么累,还没有盒饭吃!! 嘿嘿,night觉得很好笑,不如我请你吃吧?)
当时丁丁说,如果晚上决赛取消,就以今天早上的比赛(原本是预赛)作为最后结果。ok , 我们只好等了,写下这句话时,我看了看玻璃门外的湿渌街道,人行道上的彩砖是湿润的表面,可以看见行人清晰的倒影,雨飘成一丝一线。
说来,上午比赛结束后,雨如倾盆,走出大门时,一个湖北队员借在我的伞下,他说过两天北京举行锦标赛,今天在场的选手基本上都将参加,然后他抱怨说今天的天气太恶劣,组委会要求冒雨比赛,所以应付上场。言语间很多怨气,我只好说,希望他北京发挥理想。 可是,night想,我们这一些人,热爱的不就是最真实的自然吗?! 作为比赛,各种影响正常水平发挥的突发因素都可能出现,但可不可以保持一颗更多美好体会的心?竞赛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当我们最初放弃安逸的生活,对于山和岩壁,投入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积蓄,更是一颗完全的心,会为天、地和自己感动的心….所以,我很欣赏丁丁、茂茂雨中释然的笑容,他们才是属于自然的。
最后,祝贺丁丁、茂茂和徐宏波和所有的参赛队员。

初恋岩壁的感觉,特别送给远在湖州的night和朋友们
找不到
1999年八月22日 7:23 p.m.
整理硬盘,发现了自己2年前写的一篇旧作,过去的日子真让我怀恋,我的经历恐怕很难入各位行家的法眼,不过相信初恋岩壁的感觉会是相似的吧。特别送给远在湖州的night和朋友们。
第一次攀岩,我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97年,在怀柔国家登山训练基地的攀岩场,仰望15米高处的岩顶时,初夏的阳光暖暖的包围着我,脚下的碎石透过薄薄的攀岩鞋让我觉得有点扎。安全带紧紧的箍着我的腿和腰,是一个满脸落腮胡子的教练把保护绳给我套上的,那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登山家王勇峰,如果明年顺利登上大洋洲的第一高峰查亚峰,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他都踏遍了。 “身体要尽量向岩壁贴,要三点固定再移动”默念着刚学的要领,我的左脚踏上了生平第一个支点,双手很顺利地攀到了头顶上方的两个点,有点象小时侯爬树。凭着身高体轻的优势,我很快上到了6米的位置。胳膊有点累,能用手抓的支点却越来越小,而且相隔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右手上的一个点我试了几次都没够到。 “甩甩胳膊休息一下”,王勇峰在下面喊。身体贴近岩壁,我甩了甩有点僵的右胳膊,又换左手甩了甩。再试一次!腿用力一蹬,我蹿了一下,右手摸到点后,顺势就把身体拉了上去。 “然后呢”?这是我当时在岩壁上最常问的话,下面的人比我还着急,一会喊“上右脚”,一会喊“把身体拉起来”。我虽然已经累得支点都快抓不住了,可每当又上升了一个“点”时,大家鼓励的欢呼和掌声总让我不忍放弃。 后来的路线,我的姿势已经全无章法可言。小臂硬得一点劲都使不上了,腿在岩壁上“颤抖”。好多次倒不过手时,我真想用牙咬住那个该死的点。最后几步,教练“再坚持一下就到顶了”的“诱惑”和大伙不许我下来的“要挟”,一再把我从筋疲力尽中唤醒,一再让我“更上一层楼”。 总算触摸到岩顶时,脸贴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岩壁上,感觉棒极了! 尽管第一次攀岩后,我浑身疼了三天,连筷子都拿不住了,但从那以后,“攀岩”成了最让我心动的字眼。 王勇峰说,攀岩有四种境界,第一层境界是”鸡爬”,初学的人动作僵硬,在岩壁上关节硬硬的,好象老母鸡似的。第二层是”熊爬”,狗”熊爬”树虽然笨笨的,也不快,但总能爬上去。第三层是”猴爬”,灵活敏捷,动作熟练,噌噌噌就上去了,登山队里的攀岩冠军就是”猴爬”。比”猴爬”境界更高的是”壁虎”,动作从容、优雅,在岩壁上怎麽呆着都行,法国教练就是”壁虎”境界。 我个子高、四肢长、体重轻,教练说挺适合练攀岩。跟着““熊爬””的王教练入门,也经常向”猴爬”的教练请教,又参加了““壁虎””老师办的一个培训班,我很快脱离了”鸡爬”的行列。前几天,我信心十足地参加了生平第一次攀岩比赛——首届雁栖湖杯记者攀岩邀请赛。 比赛在秋色弥漫的雁栖湖畔举行。漂亮的岩壁据说面积是亚洲之最,八条国际标准赛道让我们这些业余选手也感到一分职业的自豪。所有的程序都和正式比赛一样,除了选手可以自由看路线这一条儿。正式比赛线路是封闭的,只有比赛开始前,参赛的那名选手才看得到。 预赛,我抽到第七号,这是体育比赛的吉祥数字,又是处于所有选手的中间,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我前面的六名对手都没触顶就“脱落”了,“线路有这麽难?”据我观察,预赛路线几乎没有一点难度,即使初学攀到顶也不是难事。“还是别轻敌的好”。手上沾满厚厚的白色镁粉,再检查一下安全带和绳结,我出发了。 预赛对我来说,出奇地顺利。我一口气上到顶,快得我自己都有点不相信。右手摸到最后一个支点时,得意得我用力一拽,又上一步,使劲儿拍了一下岩顶的“铁索”。我以领先第二名近一分钟的成绩进入了决赛。 决赛的出场顺序依预赛成绩而定,成绩越好,出场越晚,我是最后一个。决赛的路线上有“负角”,好象屋檐一样凸出来,人要从屋檐下爬过,再翻上去。以前我可从没练过负角,心里真没底儿。我的力量不够,攀负角正点中我这个“死穴”。看着别人爬的都挺轻松,我觉得最后一个真不好,心理压力太大。 不断地有人从负角处“脱落”,我的目标也不断地变化:上到屋檐就行了……屋檐上得过几个点……只要坚持到屋檐底下最后一个点……直到一位预赛没有引起我注意的大姐出人意料地翻过了屋檐,成功触顶,我才从侥幸的梦中惊醒。 要想拿第一,只有到顶了。穿装备时,赶紧向场外的教练请教如何在负角上省力,“要用脚内侧面踩点,要在岩面上侧身”。牢记教导,我噌噌噌地攀了上去。 很快到了负角起点。起初还没觉得吃力,爬过几个点就不行了。全身的重量坠在双手上,腿一点也使不上劲。尤其移动时,就靠一只手把自己固定在岩壁上,好久没有过的想用牙咬的念头又冒出来了。在屋檐底下最后一个点,我双手交叉挂在了那儿。 再一伸胳膊就过去了,可我交叉的双手怎麽也换不回正常位置。换不回去,就没法用劲儿把自己拉上去。放开左手,附近没有可抓的支点,右手又要移动、又要固定,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左手没固定的情况下,右手移动,非得脱落不可。我试着两手都不离开支点地错手,三次都没成功。 时间耗得太长了,我的力量所剩无几。冒险试着松开了左手,右手移动,在右手离开支点的一刹那,我的身体也从岩壁上脱落了。 比赛结果,那位唯一登顶的大姐得了冠军,我比亚军低了一个点,得第三。“您那个点怎麽过去的?”我问大姐,“我也不知道,其实到那我也没劲儿了,就是一点点儿蹭上去的。” “预赛成绩太好,轻敌了”,王教练就这麽一句评价。想想也是,第一次攀,什麽技巧也不会,就凭着一股想到顶的劲儿,再累也坚持上去了。这回比赛,万事具备,只欠……韧劲儿。 我会一直记着那个错不开手的点的,直到明年再来雁栖湖。

是这样的…
night
1999年八月23日 10:19 a.m.
昨天下午,突然得知进行攀岩复赛(实际上是连着决赛都一起解决了,看来组委会是怕了反复无常的天气了)。天只是阴沉的。右侧的赛道相对难度较高。选手们发挥正常,没有了上午的匆忙,动作干净利索,经常可以看到同组竞技的两个选手在倒数第三个岩点上一跃而起,挥臂触摸终点。 丁丁在和徐宏波一组时,发挥得不好,没有取得决赛权,但轻松夺得第三名。茂茂在决赛中,明显柔韧性和体力胜于徐宏波。在互换赛道后的出发点,徐宏波很疲劳的样子,开始攀爬后,更是显得力不从心,(不知道徐宏波是不是受过伤?) 最后结果,当然是茂茂以明显优势取得第一。女子组中,黎建丽第一名,黄丽萍第二名。比赛结束后,选手们被“关进”巴士中等候,而裁判却不见影踪,这时开始下雨了,滑板表演不得不延迟。我在混乱的大赛指挥部里,和工作人员一起等成绩,可是需要裁判签字生效的成绩迟迟没有下落,已经是17点多了,看见运动员的巴士缓缓驶出大门,我也回城里酒店打点小包包,想着如果晚上行程顺利,星期一公司里不用请假了….接下来就是5个小时的行程,23点的时候,我站在这个城市灯火通明的街道上,挂念着坛子里等待消息的朋友们,可是家,还在很远的地方。近零点时,才坐在家里喝饮料(也没个人打扇子),真真真真是累。打开电脑,看到找不到的帖子,想回帖,眼睛已经睁不开了….照片已经在冲洗,mh希望的前8名名单,我会想办法。mh你在哪里呀?怎么听上去,好象你被流放了似的?昨天去攀岩了吗?问候你,遥远的朋友。
两个多月来,多是夜里2点左右才睡下,早上6点多起床,这种透支生命的节奏,在很多人看来是可怕的 :)

女子速度攀岩决赛名次及成绩
night
1999年八月24日 11:53 a.m.
名次 姓名  单位     A路线成绩 B路线成绩  总成绩
1  黎建丽 南方工业学校  26”30  25”62   51”92
2  黄丽萍 南方工业学校  26”05  26”46   52”51
3  杨祯祯 大港油田    29”67  30”25   59”92
4  武俊宇 地质大学(北京) 28”84  32”42   1’01”26
5  郭心田 地质大学(武汉) 33”49  35”50   1’08”99
6  魏圣举 北京七大古都  37”52  35”44   1’12”96

男子速度攀岩决赛名次及成绩(前8名)
night
1999年八月24日 11:48 a.m.
名次 姓名 单位    A路线成绩  B路线成绩  总成绩
1 李文茂 国家队    16”70   18”10   34”30
2 徐宏波 奥素卡    20”31   19”86   40”17  
3 丁样华 国家队    16”29   17”30   33”59
4 赵 明 长春科技大学 17”97   21”13   39”10
5 黄 杰 南方工业学校 18”74   23”07   41”81
6 徐奉富 长春科技大学 20”06   23”32   42”38
7 尹延辉 地质大学(武汉)19”69   24”06   43”75
8 陈胜丰 地质大学(北京)19”89   24”12   44”01

女子难度攀岩决赛名次及成绩
night
1999年八月24日 2:40 p.m.
名次 姓 名 单 位     决赛成绩
1  黄丽萍  南方工业学校  TOP  
2  黎建丽  南方工业学校  TOP  
3  敦心田  地质大学(武汉) TOP  
4  杨祯祯  大港油田    14.64  
5  陈燕丽  地质大学(北京) 14.07+
6  武俊宇  地质大学(北京) 14.07  
7  郁 娟  长春工程学校  06.45-  
8  魏圣举  北京七大古都  04.88

男子难度攀岩决赛名次及成绩
night
1999年八月24日2:35 p.m.
名次 姓名   单 位   决赛成绩
1  徐宏波 奥索卡    TOP  
2  李文茂 国家队    TOP  
3  丁祥华 国家队    TOP  
4  郭树春 地质大学(北京) 15.0+  
5  罗军  大港油田    12.8  
6  黄杰  南方工业学校  09.2  
7  刘喜男 湖南      07.0-  
8  陈胜丰 地质大学(北京) 04.7

华山亚洲攀岩锦标赛成绩-女子
andes
1999年九月6日 9:48 a.m.
决赛路线难度为 5.12cd 女子: 1. Go Mi-Sun KOR top 2. Kim Hyun-Cheoung KOR 19.00- 3. Kato Yasue JPN 18.80+ 4. Kimura Rie JPN 18.80- 5. Kim Sung-Sim KOR 18.00- 6. Hendrawait Agung Eti Eta INA 14.80+ 7. Huang Bai-Le TPE(台北) 14.80 8. Wakatsuki Kazumi JPN 12.80
我国女子选手黄丽萍获第9, 黎建丽获第13,杨真真获第23.

华山亚洲攀岩锦标赛成绩-男子
andes
1999年九月6日 9:03 a.m.
决赛路线难度为 5.13cd 男子: 1. Shinozaki Yoshinobu JPN 18.00+ 2. Kim Dong-Hyun KOR 18.00- 3. Son Sang-Won KOR 17.60- 4. CHO Kyu-Bok KOR 17.60- 4. Horikoshi Takamasa JPN 17.60- 6. Yamazaki Takehiko JPN 17.30- 7. Kim Dong-sik KOR 15.90- 7. Pervasi Amir IRI 15.90- 9. Fujii Shigehisa JPN 15.00+
我国选手徐洪波排名13,丁祥华排名17,李文茂排名20

华山亚洲攀岩锦标赛图片(1):男子决赛
andes
1999年九月8日 1:02 a.m.
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的男子选手攀岩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日本选手在攀登过程中尤其是通过难点时多喜欢用动态的动作,而韩国选手则攀登节奏平均,动作十分到位。当然这都需要强大的上肢和手指力量基础,动态爆发力强些,匀速更需要耐力。 右图中的红色箭头所指的是个难点,是个三角行的大点,但两边手指只能将将搭进,中间有个拇指洞,很不好抓,而且离前一个点的距离较长。几个选手都在此脱落。日本选手通过时是瞬间双脚腾空,靠强劲的指力控制住身体,迅速将脚登住岩壁;韩国人则大多脚不离开岩点,一手锁住,将身体充分展开,伸手去抓这个点,然后再移动脚。 男子最好成绩是到绿色标记的点。 左边的图片上是伊朗选手 Imir。身高1。85左右,四肢极瘦。他的身材在下面的直壁上挺占便宜,但到了下个难点(上俯角前的最后一步,手、脚位置极近)却费了许多气力。

攀岩技术详细内容:
结绳技术
攀岩装备
分类术语
攀岩技术
其他讨论
阳朔报告
基本技术图片
确保技术图片
结组领攀技术图片
返回登山技术专题目录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