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攀岩其他讨论
冰岩地带
取消

攀岩其他讨论

Re: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岩石
8 March 1999, at 5:38 p.m.
回复: 室内攀岩是小孩子的游戏,不属于冒险运动 (老游条)
室内攀岩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登山攀岩基础训练,它并不是小孩子的游戏,它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只是比野外相对较低罢了。现今就北京方面的攀岩登山者来说,都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即使是丁丁和茂茂这样我国水平最高的攀岩运动员也是通过在人工岩壁刻苦的训练后才出成绩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力量,没有对岩壁的感觉,没有对手脚运用方法的培养,去野外攀登,只有以失败告终。就拿保护一项来说,你没在人工岩壁练过,到了野外谁敢让你打保护?室内攀岩你看着简单,但即使你把几条道都上去了,你还有很多值得训练的东西,如:爬下方保护挂锁;舍去几个点不用;负重攀登;只用手,脚不能踩点等等太多了。你可以去试试,你就能体会了!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还是很高兴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不对都没关系,既然是论坛就要有争论吗,谢谢你发表看法。

Re: 室内攀岩是小孩子的游戏,不属于冒险运动
andes
9 March 1999, at 1:54 a.m.
回复: 室内攀岩是小孩子的游戏,不属于冒险运动 (老游条)
对于一般人来说, 室内攀岩更象休闲运动。 如果你真喜欢玩,野外攀岩更具吸引力。 攀岩起源于前苏联高家索山地部队的一训练科目,后发展成一竞技项目, 属登山的一支。室内攀岩主要训练的是技巧,技术,是一项系统的运动。 室内攀岩是自然岩壁的具体化,标准化,更接近竞技体育。 作为都市人,接触这项运动,最好从室内攀岩开始,学习一些系统,基础的知识,毕竟攀岩是一种极限运动。 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欢攀岩,室内攀岩起码是一种必要的训练手段。如果在室内攀岩得心应手,在野外也可大显身手了!另,请问‘油条兄’, 您玩过室内攀岩吗? 您野外攀岩的情况如何?

在大城市里是这样
mh
9 March 1999, at 5:46 a.m.
回复: Re: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岩石)
室内攀岩是很好的练习方式.岩石举的北京城里的例子是对的. 但要是笼统说不在室内练习就不能安全的室外攀岩就不合适了. 英国的LAKE区,德国的岩柱,阿尔卑斯山脉,美国的YOSEMITE, 澳大利亚的BLUE MOUNTAIN和其他不计其数的地区的经典路线都是 在室内攀岩出现前很多年就建立起的.多少代攀岩者都是在自 然岩石上学会和精炼他们的技术的.室内攀岩在国外对于大多数 攀岩者基本是一个方便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从危险上讲,在自然岩石上用自己设的保护点领攀后就知道 室内攀岩的确没什么冒险可讲.(也许有关节腱损伤的危险, 如果不注意热身有攀得太狠) 但这个安全性也正是室内攀岩可以作为专心磨练技术动作的原因之一.
 
Re:回复老油条、岩石。
蜘蛛 9 March 1999, at 9:56 a.m.
回复: Re: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岩石)
这位老兄的想法,我想是对的。先不去说野外的自然岩壁,有谁说室内攀岩是项负于冒险的运动,只是用室内攀岩来代替我们同年时代的爬墙运动。对不起,我想应该说将运动改为游戏。因为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成为大孩子了。不好意思再玩游戏,只好称之为运动。

Re: 在大城市里是这样
岩石
9 March 1999, at 11:40 a.m.
回复: 在大城市里是这样 (mh)
现今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不能够和国外相比。室内攀岩馆是什么?我觉得是爱好者们因为各种原因去不了野外时的代用品。我不否认国外有很多高手都是通过爬野外训练出来的,但综合考虑我们不可能象外国人那样有便利的交通、充足的资金和交好的周边训练环境,所以到室内攀岩馆训练是现今比较可行的方法。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不对!
胡狼卡络斯
9 March 1999, at 12:47 p.m.
回复: Re:回复老油条、岩石。 (蜘蛛)
这位老兄的想法,我想是对的。 岩石和ANDES已经说的很清楚.至少对于我(古都13期攀岩班肄业,攀岩1个月),如果不通过训练掌握必要的技能,就去野外的话,我是具备了”冒险”的 定义,但是这样和傻瓜没有区别,因为,如果那样何必买那么多装备,爬到楼 顶上就可以了.当然,你可能是觉得室内的训练已经够了,那么也不能就说这是”游戏”,在DELTA FORCE中体会真实战场的感觉,那是游戏,但是室内攀岩肯定不是.如果你不是5.14D,肯定是需要训练的.我在网上看到很多野外训练岩壁也在5.8-5.10之间,BIG WALL的在A2-3,而一个野外高难度 岩壁,对顶尖高手,也不是随便开车就去了,而是要经过准备.比如登高山,那些通过爬高楼训练的人,难道是在游戏么,爬楼我想谁都会.先不去说野外的自然岩壁,有谁说室内攀岩是项负于冒险的运动,只是用室内攀岩来代替我们同年时代的爬墙运动。 其实,小时候的爬墙还算冒险,所以大人不让.我还记得小时候有玩伴死于爬墙.室内攀岩则不同,它有很多保护性的措施和技术方法,和小孩那种原始的东西不同,但是如果混淆冲动的冒险和理智的冒险之间的区别,我想造轮椅的生意会极好.冒险的确有他原始的意味,但是决不能是无知的冲动. 所以,我不会去爬墙,但是我会去攀岩.对不起,我想应该说将运动改为游戏。因为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成为大孩子了。不好意思再玩游戏,只好称之为运动。 就象,我在玩RA时,觉得自己是将军,玩DELTA FORCE时觉得自己是突击队员,但是那是游戏.而运动则不是,很多概念是不可以随便外延的.我们所说的成年人的游戏,也只是酸文人的比喻而已.我想成年人和小孩最大的不同 是理智和经验.其实,玩什么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其实港台文学中的大孩子的概念,不正是为了掩饰那种愚蠢么.我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运动,但是,我觉得那至少需要理智,技能和经验,这才有意思,才长久.

去攀岩馆重不重要我看还是地区性的
mh
9 March 1999, at 3:41 p.m.
回复: Re: 在大城市里是这样 (岩石)
我看认为要先去馆里才能上真石头的看法主要来自于去馆里方便. 北京是个没边没沿的大城市,所以这也不奇怪.这点独行马讲得很好. 我这从家骑车二十分钟有个保护区.里边有几个十米左右的岩壁. 难度从5.3到5.9.我认识不知多少人都是从那上第一课的.安全不安 全都在于教授者.与户内户外没必然联系. 对住北京城里的有道理的,对住在阳朔的的就不一定了.(我看阳朔是 未来出攀岩人才的地方.)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必相同. 我要说的是不要给网上的初学者造成非去馆不可的印象. 另外省钱是许多人不去攀岩馆的原因.外国人多了.远不象国内很多想的那么富. 举个例子,这里馆里一天十刀.月票一二百,对于普通的工薪者远不是个可以忽略 的数目.Climber里还近是穷困的年轻人.我认识的人有一个月买一个nut 一年才凑足一套.一个nut才七刀不到.

Re:mh兄是错误的理解了我的意思。。。
岩石
9 March 1999, at 5:11 p.m.
回复: 去攀岩馆重不重要我看还是地区性的 (mh)
我没有诱导初学者一定要去馆里爬的意思,我只是尽力的在表明初学者应该多进行基础训练才能在野外爬得更好,不要因为室内攀岩馆是人工的就报有不屑的心理。去不去攀岩馆的确存在着地区性,难道没有馆的地方攀岩者就不玩了吗?我在给你的上一个回贴中我说过,攀岩馆是不方便去野外时的代用品,并强调了周边较适合的训练环境等问题,资金只不过时其中的一条罢了。mh兄可能不在国内,两地的情况不同,我们可以在探讨。 但就目前中国国内的情况来说,攀岩馆不失为一个日常基础训练的好地方(当然是指有馆的地方)。我不知道国外攀岩方面的费用价格,但就北京来说还是馆里比较便宜,买卡的话一小时六元人民币。如果去野外,三四个小时的路程不说,装备费用也很高,安全带、锁、下降器、岩坠、攀岩鞋、绳子等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对初学者来说一次性购买太高了。在攀岩馆里相应的专业装备都由馆里提供,对于初学者即能培养兴趣又能缓解经济方面的压力,难道不好吗?在说,mh兄如果不是专业攀登培训人员的话,你能常带初学者去野外给他们进行培训吗?可攀岩馆有相对较专业的保护培训人员进行动作技巧讲解,只要你随时去,随时就有人帮助,这一点在野外是做不到的。当然我所说的是指大多数的情况,一些特殊的不在所说之内。我不是一个反对去野外的人,我自己也常利用假期和朋友们去攀岩攀冰,野外的确很有意思,我很喜欢。在野外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的进行训练当然可以,但必要的装备和培训者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所有的攀登初学者应紧记!我说的有什么错误欢迎mh兄和各位朋友指正。

说明白后大家看法好象就差不多了
-mh
9 March 1999, at 6:25 p.m.
回复: Re:mh兄是错误的理解了我的意思。。。 (岩石)
看来北京攀岩馆还是挺实惠的.不过去野外器材问题也不是非常 难以克服的吧.教初学者关键是使他们有成就感和信心,难度是 次要的,所以器材要求也就不高.可以考虑租或借.租借的好处是 初学者在购买前尝试不同牌子的器材.(但一般绳子别人不一定 爱借) 专业人员教授水平一般高一些,系统一些,但非专业有一定 经验的攀登者当然可以教新手.TR(上保护)就那么几个 要点--安全带打回扣,绳子系八子结,互相招呼一套口令, 注意别踩踏地上的绳子,作保护和保护点设置(初学者第一次不 用学).有了这初学者就可以上岩开始找感觉了.只要教授者知 道自己该怎么作,并且小心保证初学者也作到就行了. 我觉得户外爬顶绳比在新街口骑车在汽车前后钻来钻去安全多了.

继续楼下的话题。回复胡狼卡络斯的观点。
岩石
10 March 1999, at 10:31 a.m.
其实爬墙和攀岩是一致的,不管是游戏或是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我想说一下人工和自然岩壁:不管哪位好手都离不开人工岩壁的基础(本)的训练,还有自身的体能训练。装备的多少不能代表一个人水平的高与低。人工岩壁对攀登着在技术、力量等方面是一个锻炼和提高。自然岩壁同样也达能到其目的和作用。这一点不单就对初学者而言,对于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基础打不好,就是有了全套的、最新的攀登装备,试想我们能走多远?所以基础训练不是参加几期学习班和攀过几个岩壁就能做到的,那只是老师或教练给我们领进了门而已。我想这对我们爱好者来说不是几年、十几年就可以掌握的。感谢胡狼朋友给我的回贴,以上也都是我个人的看法、见解,欢迎胡狼和大家共同探讨。—蜘蛛

呵一步跨入九十年代了
mh
11 March 1999, at 12:40 p.m.
回复: 征集各位朋友知道的好岩壁。 (岩石)
固定岩栓(BOLT)方便可靠.而且没有裂缝和坑漕的岩壁不用岩栓很难保护. 可是小心用电钻电锤加栓也常把自设保护点式的传统攀登里所具有的的的冒 险精神和来去不留痕的风格也给丢掉了. 自设保护点(用nuts, friends等)使岩石保持原有状态,后辈能攀登到前 辈曾经攀登过的同样的,自然的路径,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味道. 加栓方式有领攀加栓(LEADER用下保护,爬到方便的地方加bolt)和延绳滑 下来,吊在绳子上加栓的做法.前一种方式使后来攀登的人能体会到首攀 者当年的胆识,因为首攀者不但要爬到这,并且要花比挂绳长得多的时间加栓. (在电动钻开始用于打岩栓孔前,过去LEADER是用手钎打孔的.) 后一种方式要仔细考虑各点的必要性,否则不但浪费了岩栓糟蹋了石头,太 过分了这个路径就成了自己的永远的耻辱柱. 不是想打击积极性.只是把国外已经发生的东西拿到这唠叨唠叨.

Re:mh老兄的见解有一定的道理,前人的经验是要吸取,但。。。。
岩石
11 March 1999, at 2:47 p.m.
回复: 呵一步跨入九十年代了 (mh)
mh兄在回贴中的两点我有不同看法:1/我不认为电锤加栓的方式就把传统自设保护点攀登中的冒险精神丢掉了。正如你所说在一块没有裂纹等的岩壁上,不采用这种方法很难进行保护(上方除外)。冒险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难道就是单一指攀登过程中的自我敲锥挂锁吗?我觉得不是。如果非要区分两种方式的不同,那就是加栓比自设少了自己设立中间保护点的过程,而我们恰恰说的又是没有岩缝的岩壁。我觉得冒险是攀登过程中的整体概括,而不是单只其中一项而言的,所以不存在丢不丢掉的问题。2/mh兄说自设保护点可以保持岩石的原貌,后辈可以和前辈攀登的一样。我认为我们登山是一中崇尚自然保护自然的不同表达方式,就如同登山者总是注重环保带走垃圾一样。我们是在开发一块可共大家攀爬的岩壁,而不是去毁坏岩壁,谈不上不能保持原貌。当然,岩栓是永久的留下了,但就我所知,mh兄所说的传统攀登方式中,除了岩石塞和机诫塞肯定拿走,在岩壁上留下取不走的岩锥和锁等非自然之物也不是小数字呀。我没有到过国外,但我通过电视和图片看到有不少外国人在岩壁上也是事先打好岩栓挂片的。再说阳朔月亮山,有很多外国人开发好的岩壁都打好了岩栓,又有多少后来的攀登者会去骂他们呢?又有多少游客会觉得破坏了自然景观呢?我不敢断言说没有,但我觉得肯定很少。mh兄说的其它问题我表示赞同,在打栓之前的确应慎重选择路线和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岩壁和岩栓的浪费损失。我的见解可能很片面,mh兄请多多指点。

岩栓使用,传统加塞,Sport Climbing 等
mh
12 March 1999, at 12:26 p.m.
先回岩石头--我的那个帖子不是在讲非用bolt才能保护的路径. 那样的岩/壁当然就没什么 可说的.这种岩壁不但包括没有裂纹等岩壁,还包括一些刚性不强的沙岩等. 传统式的用加塞保护攀登时可别用岩锥(除非是直接借助器械攀登—aid climbing).从保护岩石的角度讲,攀岩用岩锥还不如用岩栓呢.欧洲有用岩锥保 护的传统.把岩锥打进去然后留在那.但这种作法一般是用在在偏远的山里, 在几百米上千高的山背上加几个关键的岩锥关系不大. 对所有没有用加塞作保护先锋爬的朋友,如果你有攀登的经验, 我建议找个几你完全有把握的能爬上去的,能用加塞保护的自然路径, 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式一次.你将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与隔几米 就挂上个bolt攀到顶是非常非常不同的.这种传统式领攀不但是你的体 力技术与万有引力的抗衡,更是你的意志与毅力与自己 恐惧的较量.由于岩栓的优秀的可靠性,爬岩栓密集的路径就是用下方 保护你也不必担心掉下来—掉下来挂一会儿,甩甩手再上去.这种攀 登基本是一种体操.这就是所谓Sport Climbing—完成移动 动作是一切,其他所有因素都是干扰,而干扰应越小越好. 说回打岩栓的事.把一个可以用自加的中间保护点 保护的路径用密集的岩栓保护起来,那后人就被剥夺了用传统方式攀登 的机会.你当然可以说"既然可以自加中间保护点,那你只当bolt不存在, 不去用不就行了?"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除非为了练习,一般人为了以防万一 没这么作的.有了很多岩栓保护,这个路径的严峻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因为所有后来人都有了用岩栓的选择.他们就是不用岩栓,这个路径 也与没有岩栓存在不同了. 当然所谓密不密是没有严格划分的,均衡安全性与挑战性是关键.岩栓 用得太多的地区整个岩壁上闪闪烁烁地布满了岩栓.这种情况在欧洲比美 国多.原因大概在于欧洲人口密度大,人们已经习惯于看到人类的痕迹 遍及自然的任何角落.阿尔卑斯山的年游客量为两亿人次.各国情况也不一样. 尤其是法国,有名的”下栓不眨眼”.另一方面在美国,由于climber在有些 地区打岩栓过分,以至于美国National Forest Servic(林业局?))现在 提出动议完全禁止在管辖的区域内在岩石上留永久人工装置.所以现在 climber意识到不自我管理那就终将丧失岩壁. 当然Sport Climbing也是堂堂正正的攀登形式.Sport Climbing在法国 的流行正式法国攀岩技术水平高的原因之一.阳朔就是一帮法国人开始 登的.现在阳朔有不少没有痕迹的传统路线,但国内的人对它们少有了解. 我知道一个原在香港干活叫Gordo的.他去桂林许多次,很少爬有岩 栓保护的路线.每次去都用传统式开创新路线. 其实把Sport Climbing的"移动动作是一切"的精神更发展一步的是 所谓"bouldering".这种攀登只攀几米高的路线. 有的路线就只有一个动作. 绳子,安全带以 及其他所有保护统统被减少到只剩下到一个在下边伸出双臂准备接着 的同伴,或一块塑胶垫,或干脆什么也没有. 有人认为这是人和引力最纯粹的 较量.大多数人用其作为训练技术的手段.但也有人只喜欢boulder的. 我很高兴岩石能把关于如何加岩拴的话题挑起来.这个问题在世界所有攀岩发 达地区都有争论.这其实也是一个地区攀岩发展程度的一个特殊标志.

Re:我作为一个热爱攀登的climber….
岩石
12 March 1999, at 3:15 p.m.
回复: 岩栓使用,传统加塞,Sport Climbing 等 (mh)
我和所有的攀登者一样崇尚自然并尽力维护自然的原貌。如mh兄所讲,法国流行打岩栓的方式,促进了攀岩运动的提高和发展。您说我们大家花费高昂的费用购买设备,利用自己的假日,辛苦的打栓开路线是为了什么?并不是满足自我的虚荣心,而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方便其它的攀登者,以起到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我认为在维护自然原貌的前题下,适度的开发是不为过的。对于传统攀登和Sport Climbing(沿用mh兄的叫法)之间的争论,我个人认为结合目前国内攀岩水平和经济装备条件等问题,Sport Climbing更适合些。条件准许的崖壁在加上攀登者手中都有10只机械塞(一套)或更多,以及充沛的体力,娴熟的技巧等,传统攀登的乐趣才能体现的淋漓尽致。mh兄你信不信,就是Sport Climbing对现阶段的攀登者来说仍有大部分人上不去,就更别提传统了(指难度相等和国内人员而言)。我很高兴和众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探讨我们感兴趣的话题。我在和mh兄的讨论中我的确学到了不少新的东西,对我很有帮助。我想大家都是一样,这也正是开办论坛的综旨之一。

也谈岩栓。。。mh 请进
andes
14 March 1999, at 10:19 p.m.
看完mh兄的文章,收益非浅。 在阳朔,我看到的用岩栓开出的路线,基本是没有裂缝,象月亮山。 而一些可用friends, nuts的岩壁则没有岩栓。极少见岩锥,就是在 结组攀登上百米的岩壁时,看见前人下降留下的也是绳套。 在北京,用岩栓开出的路线,没有。倒有一种中国特色的自然岩壁: 在岩壁上装上了花花绿绿的人工点,官方美名曰–开发。 在北京野外攀岩,最常见的方式为先绕到顶上,打好上方保护,放下保护绳,然后开始爬。由于北京的climber中有friends,nuts的不多,进行下方保护的攀登机会就少多了。 前两年国内攀岩比赛还都采取上方保护,现在用先锋攀登了。但日常训练时基本还是大多是上方保护。挂锁则在比赛前拿一把锁,一个绳头单独练一两次。丁祥华(丁丁)是几届全国攀岩冠军,但在阳朔是他第一次野外先锋攀登。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几个朋友(包括岩石)凑钱买了把钻,计划今年的攀登季节在北京郊区用岩栓开出路线,爬的人多了,其他人也会去开路线了,攀岩的方式也会逐渐转变了。 所以,我觉得起码在北京,现在还没到讨论是否用岩栓过滥的时候。 请mh 兄指教, 并提供些相关资料。

Re: 也谈岩栓
mh
16 March 1999, at 1:22 a.m.
回复: 也谈岩栓。。。mh 请进 (andes)
周末出去了所以现在才回你的贴子.上方保护在国外也是常用的,尤其 是训练关键动作时.比赛大都是比难度,所以很多比赛是上方保护.组织 者怕出事故也是原因之一. 我的贴子是为滥用岩栓打预防针.只要明白了可能的弊端你们尽管按你们 climber的想法干.国内的攀岩活动可以说还在起步,许多人是攀岩馆里 练出来的.馆里练出来的技术侧重于岩面攀登,没有很多机会练不同的裂缝. 如果刚开始建立室外新路线时你们选择攀登似的自然岩面,因为这种岩面经常 不容易用NUTS和FRIENDS保护,所以加些BOLT也是正常.岩栓一般应加在 牢固,没有周圈裂缝的岩石上.经常加岩栓的地方包括难度大,很有可能 掉下来的地方之上和之下,还有大段的虽然不很难但掉下来后果严重的地方. 如有可能岩栓别设在突出物正上方,位置要选在方便攀登者挂绳的位置, 所以加岩栓的人最好用上方保护爬几次,从坠落后果的角度好好想想什么 地方要加什么地方不该加.也不要为了尽量减轻后果就加过多岩栓.对某 个路线没有信心的人可以去爬别的难度底的路线,等对自己的技术有了信 心再回来.你不可能照顾所有的人,所以应使路线保持一定的挑战性. 给初学先锋攀的人的路线可以多用岩栓.既然有攀岩馆,但这种路线不必很多. 刚开始时别怕犯错误. 一般说来下方保护并非非有SLCD不可.NUTS 尤其是中号以上的NUTS能用很长时间,和同伴一起买并不会很贵. 这我会在回答温的问题(山野论坛)提到的.

滑坠是攀登者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岩石
18 March 1999, at 2:22 p.m.
有很多攀岩初学者对攀登过程中的滑坠有着很大的恐惧心理,总认为会在掉下的过程中承受很痛苦的自由落体感觉,实际上这种感觉是没有的。下方保护的滑坠只要保护点没有问题,个人的挂锁到位,绳子无损伤,再加上有下方保护经验的保护者,滑坠一般是造成不了什么伤害的。至于滑坠的感受则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来不及让你害怕你就已经被保护住了。作为一名攀登者,你应做好要面对突发问题的心理准备,害怕恐惧并不可耻,也没有谁去笑话你,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只要你想去体会攀登的乐趣并想在这种乐趣中有所提高,你就要面对和承受滑坠。我不敢说滑坠是一种资历,但一旦你体会了它,你会更加热爱生命,珍视自己和与保护者之间的默契。

太绝对了吧.没有BOLT的自然岩壁还是不要随便掉下来
mh
19 March 1999, at 1:14 a.m.
回复: 滑坠是攀登者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岩石)
自设的中间保护点不一定靠得住.就是绳子 能拉住你你也有在坠落过程中撞到其他突出物造成 撞伤擦伤的可能.不要把室内和SPORT CLIMBING里的经验 任意推广.这个倾向正式许多人认为使用攀岩馆培养 新手的问题之一.器材环境和人的状态都不会总是理想的, 都有出问题的时候.登山时滑坠一次你可能就玩完了.

攀登风格:“传统式攀岩”和“体育攀岩”
-mh
02:36:45 1999-04-06
传统式攀岩由于是从登山直接演化而来要求从底向上(先锋攀),自设保护,不但要在有困难的情况下找到能腾出手的地方设保护点,而且要保证保护点有效而不形同虚设,在爬过自己设的保护点后还要相信保护点能接住自己.这些要求与所谓“体育攀岩”(sport climbing)是很不一样的.体育攀岩用现成的岩栓保护,掉下来虽然有磕到石头的危险,但不用为保护点岩栓失效担心.传统式对攀登者的头脑冷静的要求高得多.攀登者能攀的等级也比体育攀岩时稍微低一些.使坠落造成的危险减少到最低当然是上保护.

我记得不是有不少路线可以不用岩栓保护吗?
-mh
13:37:26 1999-04-06
不必要地加岩栓剥夺了后人用传统方式攀登的选择.转贴摘要(原贴在找到拉论坛):…
对所有没有用加塞作保护先锋爬的朋友,如果你有攀登的经验,我建议找个几你完全有把握的能爬上去的,能用加塞保护的自然路径,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式一次.你将得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与隔几米就挂上个bolt攀到顶是非常非常不同的.这种传统式领攀不但是你的体力技术与万有引力的抗衡,更是你的意志与毅力与自己恐惧的较量.由于岩栓的优秀的可靠性,爬岩栓密集的路径就是用下方保护你也不必担心掉下来—掉下来挂一会儿,甩甩手再上去.这种攀登基本是一种体操.这就是所谓Sport Climbing—完成移动动作是一切,其他所有因素都是干扰,而干扰应越小越好.说回打岩栓的事.把一个可以用自加的中间保护点保护的路径用密集的岩栓保护起来,那后人就被剥夺了用传统方式攀登的机会.你当然可以说"既然可以自加中间保护点,那你只当bolt不存在,不去用不就行了?"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除非为了练习,一般人为了以防万一没这么作的.有了很多岩栓保护,这个路径的严峻程度就大大降低了,因为所有后来人都有了用岩栓的选择.他们就是不用岩栓,这个路径也与没有岩栓存在不同了.当然所谓密不密是没有严格划分的,均衡安全性与挑战性是关键.岩栓用得太多的地区整个岩壁上闪闪烁烁地布满了岩栓.这种情况在欧洲比美国多.原因大概在于欧洲人口密度大,人们已经习惯于看到人类的痕迹遍及自然的任何角落.阿尔卑斯山的年游客量为两亿人次.各国情况也不一样.尤其是法国,有名的”下栓不眨眼”.另一方面在美国,由于climber在有些地区打岩栓过分,以至于美国National Forest Servic(林业局?))现在提出动议完全禁止在管辖的区域内在岩石上留永久人工装置.所以现在climber意识到不自我管理那就终将丧失岩壁.当然Sport Climbing也是堂堂正正的攀登形式.Sport Climbing在法国的流行正式法国攀岩技术水平高的原因之一.阳朔就是一帮法国人开始登的.现在阳朔有不少没有痕迹的传统路线,但国内的人对它们少有了解.我知道一个原在香港干活叫Gordo的.他去桂林许多次,很少爬有岩栓保护的路线.每次去都用传统式开创新路线.…

哈我还真想提提Workout From Hell来着
-mh
22:13:56 1999-04-07
John Long 的 “Workout From Hell” 和Eric Horst 的 “HIT” (原见于他的书How to climb 5.12)训练方式主要是针对攀岩的力量训练.耐力是不可缺少的但不是主要目标.我的原贴主要针对登山需要的耐力训练,所以没提力量训练.另外因为这些训练要求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多数人作不到.类似的训练要小心,一定要平衡各肌肉群,否则会造成损伤.原因是肌肉可以很快练出来,但关节和肌腱要慢慢长.不少人急于求成,把肌肉练得比肌腱强很多,最后由于伤害不得不长期放弃攀岩.人工场地攀岩支点少,对力量要求高,所以尤其要注意均衡训练和热身.肌腱部位缠胶布条可以对肌腱有一定支持作用.

关于攀岩技术的一点看法—-回复superkai和mh兄。
岩石
8 April 1999, at 12:57 p.m.
两位都是攀岩的高手,我不敢对你们的观点进行评判,但我想说说我个人的看法。我承认两位所说的应加强技术方面的练习,但我认为力量方面也是不可以忽视的。技术和力量之间在一定程度和情况下是可以互补的及相辅相成的,即力量达不到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技巧可以达到,反之也可,两方面应尽力平均增长。就国内北京现在的攀岩者而言,都是在力量上有很大的欠缺。在攀登过程中,因为力量达不到,而做不出动作的情况很多,这就很说明问题。我不是说现在这里的人技术已经练的很好了,我只是想说现在这里的人技术和力量不能够接近平均状态,在这两者中力量显得尤为弱,应进一步加强,并且只想通过攀岩的过程来增长体力是不对的,应进行一些特意的力量练习。以上都是个人看法,请spuerkai and mh兄多指正。谢谢!

不少人单杠引体作不了三个,但领5.10没什么问题
mh
8 April 1999, at 10:37 p.m.
回复: 关于攀岩技术的一点看法—-回复superkai和mh兄。 (岩石)
高手说不上,但据我所知大多数5.10级的leader不专门训练力量. 另外人工岩壁的支点少,做不出动作会与路线设置有关.自然岩 壁只要找一般说来总会有中间支点,力量不够可以常用技术解决.

此处力量应是指力!
superkai
9 April 1999, at 12:53 a.m.
回复: 关于攀岩技术的一点看法—-回复superkai和mh兄。 (岩石)
没有任何一个岩壁需要单手引体,有时需要窜跳甚至在窜跳的过程中有三点离开了岩壁,但这并不等于单手引体,叫作DYNO,MEANS DYNAMIC。是用全身的配合产生速度,并非单纯的单手引体。张清(圈子内的老朋友应该认识〕在这水平直上,超过了这所有的人(NOT INCLUDE ME〕但引体并未提高。望广大男同胞从臂力的阴影中迅速摆脱出来。

张忻吗?
superkai
1999年四月10日 12:58 p.m.
回复: superkai请进 (TheLaser)
你现在仍在苦恼力量吗?有力量当然是好事,但不是必须的。单臂引体属于爆发力类型,而攀岩需要的是控制力。它们是不同的概念。这是我到美国后多爬俯角和大点后悟出的(国内的支点很单调,只能练某些特定的动作,甚至使人养成一些错误的动作习惯,比如曲臂休息在俯角上身体过于贴近岩壁等〕我也曾经巫信力量,但现在终于摆脱出来了。在这和国内不同的是一条路线上支点很多,能否找到合适的脚点是关键所在。利用身体的转动来分配重量,往往出现转体,直臂,锁肩的情况而非曲臂引体,重心保持相对的低,一般来说在手的正下方,这样可以给脚更大的余地去找点。形状比较象树懒。 摆脱力量的阴影吧!只要你能做十个引体,就可爬5。12没问题。

力量不重要吗?
climberlei
1999年四月11日 9:38 a.m.
单臂引体只是力量的象征,能做只能代表量力方面 在攀登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问题,在攀岩中的作用几 乎很小。爆发力在攀登过程中是经常用到的,一般 在一条路线上的难点,需要一定的力量基础才能通 过。我认为力量还是重要的。对于柔韧性差的攀登 者来说,力量(特别是指力〕则是至关重要的,而 单臂则是在攀爬屋檐和大斜面时由于脚法过糙而体 验出来的。通过前几天在“生存岛”大斜面的训练 看出,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动作,即使有无穷的力 量也是没有用的。 前天,我和文茂在6米长的斜面上新定了一条路线 估计难度在5.12a左右,希望大家有时间去攀爬。

有一定道理!
superkai
1999年四月11日 9:55 a.m.
回复: 力量不重要吗? (climberlei)
关于爆发力是否有用定义不同,如果你的技术很好那么别人需要用爆发力才能过的地方你可以用耐力过!

Re: 有一定道理!
climberlei
1999年四月11日 10:10 a.m.
回复: 有一定道理! (superkai)
同样一个难点,对柔韧性差的来说就得通过爆发 力来通过,这样会消耗体力的。但如果柔韧性不 好、力量不够,就会很难通过的。力量还是很重 要的。

不是柔韧性!
superkai
1999年四月11日 10:18 a.m.
回复: Re: 有一定道理! (climberlei)
攀岩的关键不是力量也不是柔韧性,而是身体重心的位置,是找到平衡的脚点。use smear! if there is no foot hold instead of uising the unbalance foot hold. just as I said, in China all the climbing wall is less of holds, so it is not good for you to improve your skills, to solve this deilemma one way is to climb the real cliff, it is interesting but a little bit dangerous; another way is put all the holds you have on one route and mark them with color tapes. sory for using English because it is too slow for me to input Chinese!!

Re: 不是柔韧性!
climberlei
1999年四月11日 10:39 a.m.
回复: 不是柔韧性! (superkai)
现在国内的岩壁有世界标准的很少,只有上海、 华山的是美国5.10的岩壁,是造形板的。板上 的很多凸凹处是可以用脚登的。而如北大、地 大等岩壁,在攀登过程中只能利用支点,所以 可能体验出柔韧性。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指 力强劲,可以倪补韧带的不足。所以说手指力 量是攀登者最重要的,是攀岩水平提高的关键。

Re: 请教版主及攀岩高低手们一个问题
superkai
09:25:47 6月09日
攀岩需要指力多于臂力。指力,技巧可以通过攀岩来提高,但直壁对臂力增加不大。 你若没条件攀岩可以分两步走:先将臂力提高到一个极限,有机会再去提高指力。 引体是很好的方法,所以你若能下定决心苦练引体对攀岩必定是个不小的帮助。 给自己定个目标,例如引体做不到30个不去碰岩壁,这样可以督促自己。(注意每次练完引体后做几个俯卧撑,来发展对抗肌,避免肩肘受伤〕

攀岩管见:(一):保护者的重要性
enjoylife
23:33:51 7月27日
小可攀岩几年,深感其挑战刺激及成就感, 当然,还有危险。危险来自几个方面:
1:安全设备, 包括绳索,安全带,铁锁,上升下降器,小绳套等此类危险可以通过事先检查来避免。
2:自然危险, 包括岩壁损坏,剧毒爬虫,恶劣天气等 此类危险可以通过经验来判断避免。
3:协作危险:此类危险比较难以预料,尤其在先锋爬时时有发生。如保护者未能及时发现先锋者的下坠先兆而使得先锋者冲坠并撞击岩面。 此类危险需要通过攀爬者与保护者的完好配合来避免。
我于7月中旬在阳朔攀岩时,有一位广州攀岩爱好者(罗洁源,前华师大洞穴协会干部)为我做保护, 非常好。好在能随时注意我的攀爬,及时调整保护绳的松紧,让我在先锋爬月亮山的两个洞时非常放心。建议:攀岩时,不必找技术最好者,但要求能互相信赖,足以!

攀岩管见:(二):危险及胆量
enjoylife
23:32:11 7月27日
野外攀岩,危险程度远大于室内人工岩壁。最危险莫过于先锋爬陌生路线时,石头松动,爬虫出现,蹬掉碎石等等。当然其所带来的成就感亦无法形容。以我所见,攀岩既是危险的运动,又是最安全的运动。危险显而易见,多不胜数;而安全则在于:我们要认真对待这项运动,熟悉装备,技术,全身心投入,以平常心去处理突发事件,以最积极的心理去面对,适应可能的突发事件。举一例:1994年,我同几位朋友攀黑龙潭前石壁(过双隧道后,有沙滩处)时,先锋攀掰下一块岩石,露出一绿色蝎子。当时,先锋者惊慌失色,行将跳下来,我忙稳住他,扔上去一块石头,处理掉那条蝎子,大家才缓过一口气来。今年在阳朔,也碰到类似的事:黄超与我及罗洁源,李万军在小屋檐处攀岩时,遇见数只蜈蚣从岩缝里爬进爬出,大家都不敢上。黄超安慰大家:只要不惊动蜈蚣就行。后来也相安无事。也是在小屋檐,我和乔治各掰下两块岩石(10X20左右)。幸好躲闪和保护都很及时,没有太大损失,仅划破皮肤而已。我还带回一块小石头,钻了小眼,配上红绳,做纪念品。面对诸多危险,我们需要的,只是一颗:BR***EHEART!另外,还要有TEAMWORK!冲坠???有甚?最多掉下来3-4米,只要你做好准备,通知保护者,注意手脚撑岩壁,用尽最后努力后,大无畏地落体即可。没有上不去的岩,没有登不上的山!只要去努力。正如月亮山的三个洞,我先前不敢试。后来,在罗洁源的鼓励下,连爬带赖,居然也可以上到第二个洞(当然,费时约一个多小时)。我已同丁丁商量好,9-10月份,没比赛时,再赴阳朔攀岩。敬请同志同去。

Re: 攀岩管见:(二):危险及胆量
-mh
07:00:35 7月28日
记着带头盔,没完全清理干净的路线上手脚用力前要先试试支点石头的稳定程度,下边保护的人要离开"弹道".还有,落在自设的中间保护点上还是要多加小心.

攀岩管见:(三):攀岩活动组织
enjoylife
01:07:28 99/07/30
日前,与于良璞闲聊时,又谈到94年阿尼马卿山事件,深感有必要与各位同志交流一下自己九年来的诸多感受。一言难尽!先举一些实例:
1)1991年夏,我校登山队首次攀登各拉丹冬雪山。因弹尽粮绝,被迫于6500M处下撤(否则将有最惨的悲剧上演)。尽管如此,全体队员仍晚于报到DEADLINE,大部分队员被处分,有的队员因此没有拿到学历证书。清华登山队因此遭到灭顶之灾,很少得到校方支持。
2) 1992年秋,本人组建清华山野协会(得到于良璞认可,并非侵权)。10月,组织校登山比赛(香山),并有攀岩表演(鬼见愁)。几百人,浩浩荡荡,比较热闹。谁知,祸从天降。表演后,有学生试攀。我请一位攀岩高手帮助检查安全带及其他保护。THIS GUY对其中一条安全带不熟悉,导致一女生登顶后,安全带松开,直坠下来!!幸亏有斜草坡缓冲,仅致股骨头骨裂(几毫米)!当时,迅速将伤员送上缆车,运下山,打车直送到医院。住院一个月后,回校上课。我和苗来生,大胖每早6点半蹬三轮车候于女生楼外,送她上课(不必管下课,由其同学代劳)。哥们的三轮车技术由此而来!后来,女同学完全康复,幸甚致哉!
3) 1994年夏,我校重登各拉丹东。途中,因有一名队员被发现较自私,经教育后没有悔改,全队投票后,将其登山权剥夺,遣散回家。登山途中,另一队员不听指挥,独自冲顶,不料从另一面山脊划坠,未伤及骨肉,被藏民救回(命真大!)。。。此人出山后,谎报军情,称包括其共六人登顶,被新华社朋友发布,清华及北大的数年纠纷,由此而起!!!
4) 也在1994年夏,汪小征(注:本人朋友,守侯神山)带队登阿尼玛卿雪山。(于良璞曾苦柬他们登玉珠等较易的山峰,没被采纳)。登山准备不充分,很多许诺没有兑现。登山安排不和理,强硬登顶。结果,登顶后划坠,汪小征脊椎受伤,地大队员寻求救援,再也没有回来!孙平(最让我佩服,尊敬的哥们),试图带汪小征下撤,未果。孙平一人,凭一袋糖,在山上过7天7夜,在没有冰爪。几乎雪盲的情况下下撤,直至青海登协救援来到!
5) 1995年夏,南方某洞协户外活动,路遇大水,有一人掉入河中,另一人前去救援,反而淹死。据说,水未没顶,且有路绳,居然没有人去救,只因怕自己不测?。。。。。。
我本人坚信: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是最健康的人,心智,体力均发展平衡,是可以交朋友的一类人。但,林子大了,什麽鸟儿都有。所以,参加户外活动的哥们,请在活动前,先仔细了解自己的伙伴,领队,队员们。因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里,最考验人的本性。活动前,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难易程度,危险情况等,自己是否适合参加,可否达到目的,如何应付意外情况。如于良璞所讲,教练员,定线员,领队,队长,先锋队员,指挥。。。等,都需要培训,练习,实践指导。所以,珍视自己及伙伴的安全,从现在做起,认真做好保护等。
注:本文无任何针对性,仅愿与同志SHARE感受。

攀岩技术详细内容:
结绳技术
攀岩装备
分类术语
攀岩技术
阳朔报告
其他报告
基本技术图片
确保技术图片
结组领攀技术图片
返回登山技术专题目录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