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
冰岩地带
取消

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


碑林始建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碑石丛立如林,故名碑林。西安碑林博物馆荟萃了中国古代精美碑石及丰富的碑石墓志、石刻艺术品,现收藏自汉代以后碑石、墓志4000余件

碑林博物馆前部由孔庙改建而成

碑林历史源于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由四块高5.9米、宽1.2米的巨石结体而成,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释,以八分隶体书写的儒家经典《孝经》

景云钟,唐代为景龙观所铸之青铜钟,原名景龙观钟,开元年间改景龙观为迎祥观,又称迎祥观钟,后曾悬挂于西安钟楼。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今称之为景云钟或景云铜钟

    钟高247厘米,重6吨,钟身周围铸纹饰,铭文为唐睿宗李旦撰并书。景云钟为存世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

什伐赤。昭陵六骏石刻,为唐太宗昭陵北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宽约205厘米,高170厘米,厚30厘米,重约2.5吨

    青骓。李世民为纪念开国征战时所骑的六匹战马,于贞观十年刻制置于陵前

特勒骠。采用高浮雕手法,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珍贵的古代石刻艺术品

    白蹄乌

飒露紫(复制品)。六骏石刻中的飒露紫、拳毛䯄于1914年被盗卖,现藏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拳毛䯄(复制品)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由波斯传教士伊斯立于大秦寺院中。中国古称罗马帝国为大秦,唐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利派被称为景教

    碑文共1780个汉字和数百个叙利亚文,记述了景教教义及在唐代的流传情况,是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见证物

三藏圣教序碑,即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弘福寺僧怀仁以当时所存王羲之书迹,将太宗《圣教序》、太子《圣教序记》以及玄奘谢表和翻译的《心经》一千余字,一一选集,唐咸亨三年(672年)刻成此碑

颜氏家庙碑,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为其父刻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仕宦经世的情况。颜真卿撰文并书,李阳冰篆书碑额,楷篆双绝。此碑为颜真卿现存最晚作品,书艺炉火纯青,是颜体的代表作

颜勤礼碑,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书刻立。此碑雄沉刚健,元气浑然,是颜真卿人书俱老阶段的巅峰之作

    玄秘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841年),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结体紧密,笔法遒劲,筋骨外露,阳刚十足,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又称曹景完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为汉隶名碑之一,隶书秀美一派的典型

大夏石马,在西安市查家寨发现,大夏是十六国之一,匈奴族赫连勃勃踞统万城称大夏王,一度攻占长安,石马就是当时的作品

李静训石棺。李静训,字小孩,北周大将军李贤曾孙女,光禄大夫李敏之女,自幼深受外祖母杨丽华宠爱,隋大业四年(608年)殁于宫中,年仅九岁。李静训墓于1957年在西安市梁家庄发掘,石棺设计为歇山顶三间式殿堂,雕工精美

殿顶一根瓦筒上刻“开者即死”

石犀,原立于唐高祖献陵前,重十吨,整体比例准确,形象生动逼真

李寿墓志、石椁。李寿是唐高祖堂弟,死后陪葬献陵。龟形墓志形制罕见,雕刻精美;石椁造型庄重,图刻构图优美,线条流畅

老君像,为唐代华清宫朝元阁内遗物,雕像端庄肃穆、雍容恬静,是唐代石刻中的珍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1991年建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除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之外,还有唐代壁画珍品馆和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两个专题展览

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揭取自墓道东壁,分割为3块

    壁画场景壮阔,构图别致,人物形象动作服色富于变化,再现了唐代皇族狩猎出行活动场面,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二子,唐文明元年(684年)被武则天流放,后被逼自杀。中宗神龙二年(706年),陪葬乾陵,1971年墓葬发掘

章怀太子墓壁画・马球图,揭取自墓道西壁,分割为5块。壁画构图疏密相间,人物马匹表现极富动感

马球运动,源于波斯,兴起于唐初,是唐代宫廷体育的主要内容,有关资料过去只见于文献零散记载

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揭取自墓道中部东壁,画面左部绘三名唐朝鸿胪寺官员,右部绘来自东罗马、新罗国、东北靺鞨族的三位使者。客使图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还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画面线条流畅,用色质朴,人物形象生动,传达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揭取自墓道西壁。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长子,大足元年(701年)被武则天处死,神龙元年(705年)陪葬乾陵,号墓为陵,1971年墓葬发掘。其墓道东西两侧绘有两幅三出阙阙楼图,超出了太子二重阙的礼制,在壁画中罕见地描绘出完整、大幅、高等级的阙楼,是唐代建筑绘画之佳品,亦是珍贵的唐代阙楼实物形象资料

揭取自墓道东壁,阙楼图后紧接规模庞大的仪仗队列画面,全长约7米,由步兵、骑兵、车队196人组成,再现了太子大朝时的情景,是唐代壁画中场面最大的传世作品,布局井然有序,用色艳而不俗。古车唐辂的图像存世只在懿德太子墓中出现

    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揭取自前墓室东壁南侧,绘制九名宫女持物在为首女官引领下款款徐行,身形姿态各异,尤其前排三名宫女呈娇媚的S型体态。永泰公主李仙蕙是唐中宗李显第七女,死于唐大足元年,神龙二年(706年)陪葬乾陵,1960年墓葬发掘

揭取自前墓室东壁北侧,绘制七名宫女。两幅宫女图壁画人物装束、服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有极高的艺术性,色彩丰富,线条流畅,画师通过人物体态各种微妙的变化,使单调排列的宫女神情相应,构成完美整体

“皇后之玺”玉玺,质地为和田羊脂玉,高2厘米,边长2.8厘米,上部雕螭虎形纽,底部刻“皇后之玺”四字

因出土地点位于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的长陵东侧千米处,推测此玺是吕后生前所用,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

马踏匈奴石刻(复制品),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群中的主体雕刻,所属之茂陵石雕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刻群,题材多样,手法简练,造型雄健古朴

三彩骆驼载乐俑,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高58厘米,长43厘米,施蓝、绿、黄等单色釉。骆驼昂首直立于长方形座上,张口嘶鸣状

    驼背平台上铺毯,七个男乐俑盘坐朝外,持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箫演奏,中立一体态丰腴女乐伎俑

造型鲜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陶艺精湛,是唐三彩俑中压卷之作,对研究盛唐音乐、歌舞、服饰、文化交流价值重大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鎏金银壶仿游牧民族储水皮囊造型,高18.5厘米,壶腹扁圆,壶盖饰莲瓣纹,上有弓形提梁,细链连结壶盖

壶腹双侧面以模压法锤揲出舞马图,长鬃披颈,口衔酒杯,前肢蹦直,后肢弯曲,马尾上扬,绶带飘动,动感十足,再现了舞马衔杯祝寿的史事,是盛唐时期工艺品的典型代表

镶金兽首玛瑙杯,出土于何家村唐代窖藏,高6.5厘米,长15.6厘米,角状兽首形杯体,主体材质为一整块条纹状绛红色玛瑙,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是已发现的唐代玉器中制作工艺最精湛的一件

杯口近圆形,兽首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面部似牛,口鼻处为黄金制帽塞。漏斗状器形属于起源于西方的来通酒具造型,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

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五代时瓷器,出土于彬县。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造型似倒置团柿,通体施淡青釉色

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盛满放正,滴水不漏,造型构思精巧

旟鼎,铸于西周康王时期,眉县杨家村出土,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五祀卫鼎,铸于西周共王时期,岐山县董家村出土,铭文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

多友鼎,西安市斗门镇下泉村出土,铭文对研究西周厉王时同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关系及古文字、历史地理等都有重要价值

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咸阳市兴平县豆马村出土,青铜质地,鎏金鎏银,熏炉博山形,九龙装点其间,为西汉未央宫生活用器

鸳鸯莲瓣纹金碗,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共出土两件,造型饱满庄重,纹饰富丽华美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收藏丹药用,是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精美的一件

赤金走龙,出土时在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内,为道教投龙仪式中所用法器,共12条,后被盗走6条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设计巧妙,华丽精美,是发现直径最大的一件

彩绘女立俑,西安市高楼村唐墓出土

三彩男装女俑

黑釉油滴碗,北宋时作品,渭南出土


陕西旅游详细内容:
西安(一)
西安(二)
西安周边
1999年登华山
2011年登华山
靖边
沿黄观光路
返回陕西旅游目录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