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多年。1953年春发现,1954—1957年发掘,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5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及粟、菜籽遗存。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农业、渔猎生产与生活情况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外有大濠沟环绕,壕沟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2002年,在居住区中心地带发现了祭祀遗迹
人面网纹彩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红地黑彩,象形和几何图案古朴简练。当时发掘共发现七件绘有人面纹的陶器,有两件较为完整,其中我们最熟悉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壁四方绘有两个人面鱼纹、两条鱼,是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另一件人面网纹彩陶盆陈列于半坡遗址博物馆,细泥红陶质地,其口沿用露地线纹作等距离四方八位式分割,内壁绘有两个人面鱼纹、两个网格纹分置四正方位,各自对称,网格纹为45度角斜置正方形,每边作十等分划分为一百格,其四角上各接一个涂实的等腰三角形。人面鱼纹,可能与半坡人的图腾崇拜和渔猎生活有关;而此盆上的百格网纹,被解释为鱼纹、鱼网、天文历法等等
楼观台得名于西周,相传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称故宅为草楼观。一日见紫气东来,预感将有真人从此经过。果然老子西游入秦,尹喜便迎请老子于草楼观,老子在楼观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草楼观楼南高岗筑台传道授经,又称说经台,遂留下了楼观台这一名称。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开创了楼观道派
陕西旅游详细内容:
西安(一)
博物馆碑林
西安周边
1999年登华山
2011年登华山
靖边
沿黄观光路
返回陕西旅游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