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苏州(二)
冰岩地带
取消

苏州(二)


枫桥景区渔隐桥。枫桥位于苏州老城西3.5公里处的古运河畔,占地10公顷,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古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景区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铃关成为苏州西大门屏障。景区还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另有槽运展示馆和苏艺名人坊

    江村桥,桥下的古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江村桥、枫桥自古有名,距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重建

    寒山寺。唐诗人张继途经枫桥,写下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从此诗韵钟声千古传颂。每到新年,人们到寒山寺听钟声,以抛弃烦恼忧愁。古又称枫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相传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自天台山来此住持,更名为寒山寺

听钟桥

夜泊处

枫桥、铁铃关

枫桥

在惊虹渡远望繁忙的京杭大运河

枫桥古镇由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两条步行街组成,一面临河,蜿蜒曲折,保持了家家尽枕河的景象,具有典型的运河水乡风貌。远处寒山寺内高逾42米的五级四面楼阁式仿唐佛塔普明宝塔,是枫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尤以精细雅洁闻名

虎丘山门,吴中第一山。虎丘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又名海涌山,占地约20公顷。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死后葬于虎丘,据说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海涌山改名为虎丘山

试剑石,石中裂如剑截,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令干将莫邪铸剑,成而试之,劈开巨石

    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镌刻有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每个字都有三尺来长,笔力遒劲,据说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手笔。另有传说,现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颜氏原书,而是后人补书刻上去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千人石,传说人称生公的高僧竺道生讲经时巨石上有千多人列坐听讲。二仙亭,亭中有两块石碑,分别雕着陈抟、吕洞宾

剑池,《吴地记》:“阖闾葬其下,以剑为殉,故池也以剑为其名”,剑池崖左壁有篆文“剑池”两字,相传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书。两片陡峭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一池绿水,池形狭长,南稍宽而北微窄,像一口平放的宝剑,当阳光斜射水面时,给人寒光闪闪的感觉,即便是炎夏也会觉得凉飕飕的。一座拱形石桥飞悬在半空。剑池深约二丈,终年不干,下面是埋葬吴王阖闾的地方,据说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

    剑池右壁有北宋米芾所书“风壑云泉”四字,意为侧耳听风,举目观岩,抬头观云,低头看流

第三泉,深二丈许,壁间取苏东坡“铁花秀岩壁”句意,摩有“铁华岩”大字,相传茶圣陆羽曾在虎丘寓居并品评此泉为天下第三,岩间筑亭,为文人品茗雅集之所

    虎丘塔,是云岩寺塔的俗称,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砖身木檐,八面七层,高47.7米。虎丘塔是著名的中国斜塔,有江南第一古塔之誉,也是古城苏州的象征

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塔身最大倾角为3度59分

每值深秋,成群苍鹭飞翔古塔周围,出现“万千鹭鸟伴古塔”的壮丽景观

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

主殿三清殿,始建于南宋时期,面阔九间,进深六间,高约30米。观内保存老君像石刻,为唐代吴道子绘像,唐玄宗题赞,颜真卿书,宋代张允迪摹刻,称为四绝碑

钉钉石栏杆,五代遗物,栏杆上有古朴的吉祥图案

无字碑,碑上原刻有明初方孝孺所撰碑文,燕王朱棣夺位,方孝孺被诛灭十族,碑文也被铲除

文昌殿

观前街,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集市,东起醋坊桥,西至察院场,店铺林立,游人如织

观前街的老店有陆稿荐熟食店、采芝斋糖果店、黄天源糕团店、松鹤楼等

    松鹤楼,苏帮菜馆中声誉最高的老字号,创办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初为面馆,卤鸭面及壮鸡面有盛名,清末时经营苏帮菜,讲究选料用料、刀工火候,发挥炖、焖、焐、煨特色,使菜肴色香味形俱佳,其松鼠桂鱼、清炒虾仁、荷叶粉蒸肉、响油鳝糊、银鱼莼菜汤等菜肴闻名遐迩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由白居易主持环山开河筑路,东起阊门渡僧桥,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七里,故称七里山塘

    颐和园万寿山北的苏州街,便是山塘街的翻版

山塘评弹书苑

山塘河,是大运河西北方向进入苏州古城的主干河道,是古代大运河苏州段的主航道之一。山塘街紧傍山塘河,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另一侧街道连接

山塘街上店铺住家鳞次栉比,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有特殊的过街楼

玉涵堂,是明代尚书吴一鹏的故居,是苏州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明代古宅

通贵桥,始建于明弘治年间

于通贵桥上望山塘河

桥旁有山塘七狸之一的通贵狸,相传七只狸猫镇守山塘街每一里路的桥头

苏州商会博物馆

新民桥

阊门,苏州古城八门之一

夜游山塘街

御碑亭

通贵桥

盘门,为中国现存唯一的水陆并联城门,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之一。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古运河之畔

瑞光塔,是苏州最早的佛塔,三国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建普济禅寺,十年后建舍利塔,因塔常呈五色瑞光,寺遂名瑞光寺。后塔屡经重建。八面七级,高53.57米,是宋初南方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之佳构

四瑞堂

丽景楼

伍相祠

盘门初建于春秋时期,为吴国阖闾大城八门之一,由伍子胥督造。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在原址上重建,后张士诚增筑瓮城,明清时又数次修缮。战时守城防御,汛期防洪,平日水陆通行

城楼为1986年重修

城楼匾额“水陆萦迴”

陆门为两重,中为方形瓮城

古运河

另一侧匾额“吴中锁钥”

水陆门对峙,呈曲尺形,颇具壮观,海内仅有

水门在陆门南侧,内外两重,纵深24米,前后分置水闸和木栅,两门之间有暗道通向城楼

吴门桥,在盘门侧畔,架于古运河上,全长66.3米,净跨16米,高近10米,造工精致,气势非凡,为苏州最大的单孔拱桥。始建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现桥为清同治年间重建

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而著称,两侧支巷多为历史悠久的小巷。宋时苏州称平江,取名缘于此

众安桥

青石桥


江苏旅游详细内容:
南京
苏州四大园林
苏州其他园林(一)
苏州其他园林(二)
苏州其他园林(三)
同里
无锡
镇江
扬州
返回江苏旅游目录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