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Kristian大姑娘峰登山报告
冰岩地带
取消

Kristian大姑娘峰登山报告

大姑娘峰登山手记

Kristian


今年五一放假时间长,非常适合出外登山远游。 原来的计划就是登一座雪山,学习积累登山知识和经验。 我为了这次行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采购了价 值不菲的高山帐和双层靴,利用春节后为期不长的冰冻期 进行了两次冰雪训练,并在坛子里和朋友们学习讨论了一些 技术问题。冬春期间的一系列活动,密度较大, 对维持身体兴奋性和积累高寒地区行军宿营经验都有积极作用。 最初的目标是青海玉珠峰,但由于很多因素未能成行,主要原因 是队友的问题:我比较倾向于和水平相近、知根知底的队友行动, 对彼此的能力比较信任,避免由于水平相差太大,造成互相拖拉。 由于年初上太白的两名队友都因故不能出行,我认识的山友又不多, 一直未能确定行程。后来辗转听说四川有一队前往雪宝顶,经和 山友李发财联系,得知目标是四姑娘山的大峰,活动本身是川登协 组织的一次普及性商业登山,由北西兄所在的青年队作高协。 经了解,山峰基本没有什么难度,景色优美,进山、宿营和攀登较容易, 攀登周期短,设备要求也不高,不需高山靴和冰爪。总之就是适合培养 兴趣、普及登山文化,对于积累高海拔经验也不错。从登山硬件上 来说,我基本对自己的体力比较有信心,但欠缺的就是知识和经验, 特别是北方的条件决定了欠缺高海拔经验。登山者必须面对的高山反应 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决定这次一定要体验一下。我的朋友张和我同行。

1、准备工作:
由于从李处得到的信息,我们没有携带大量的技术装备, 只带了长短镐各一只,雪杖一对,张没有什么冰雪经验,我们约定 如果需要运用技术攀登,他就放弃(从安全计),因此只有我带了一副 冰爪。此外还有5米1’扁带。
对川西的气候不了解,于是我们按照一般登山所需的衣物准备, 计有每人羽绒服一件、防风雨外套一套、保暖层一套(我一直 比较倾向于细毛线衣裤,因为毛织品湿了也保暖,同时好的Fleece太贵, 大几百元),我带了两套CoolMax内衣裤,除了自己身上穿的,由于 张的装备较简陋,准备不时之需。袜子鞋垫手套若干,我一直坚持带两双毛袜, 后来的烂泥地和雪地里,潮湿的情况下保暖性能很好。
食品主要还是方便面、火腿肠和榨菜,考虑到如果请向导,当地为 回藏聚居区,又带了一部分清真食品。在成都休整采购时,发现有一种方便米饭, 真空铝膜包装,用热水烫软即可食用,体积小、分量足,可以调剂伙食, 比较适合登山携带。又准备了一些零食,包括糖果、茶叶和维生素泡腾片 后者的口味不错,主要补充水溶性维生素BC族,至于油溶性的AD, 时间短就不考虑了,如果长时间,可以用鱼肝油。以前有时上山由于缺乏维生素,我的手指甲会发生开裂,这次没有出现。这种泡腾片的价格也比一般的“善存” 和“施尔康”要便宜的多。食品在上山前仔细衡量过,按照3人3天的分量, 因为我在这个方面上总是出问题,上太白的时候,险些发生食品短缺, 没想到这次却又带多。由于适应性的问题,我们在山上的胃口远远不及 平时,体力消耗很大,但并不觉得很饿,吃一点东西就饱了,这些食品直到 回北京还未吃完。回想扛着三大口袋食品,在山道上艰难前进,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药品按照一般的常备药准备,由于在高山上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障条件,不可能 发生疾病后治疗修养,所以我们的药品只准备应急的分量,一旦伤病严重,就 下撤求医。由于上次在3300米出现头疼,这次又准备了阿司匹林和利尿剂,以备 严重高山反应时使用。为了对付运动伤害,我一直备有强效止痛剂,“贝可芬”, 直接作用中枢系统,我以前受伤时使用过,比较有效,但好象会影响一些运动协调 能力。
根据李的信息,山上气候较复杂,一直有降雪,但建议一般双层帐篷即可, 因此没有带我的假VE-25(5Kg),后来带上的EuroHike一直用在BC,基本没有问题。
临行前从网上找了一些关于四姑娘山的资料,但主要都是关于三条沟的旅游信息, 关于登山的气候、路线、营地情况的信息则基本没有。考虑到此行肯定要请向导 或跟青年队,也就放心上路了。

2、行程:
4月26日晚自北京出发,7次特快11:30PM,28日7:30AM到达成都。按照李的指导, 55路车到新南门大桥,很顺利地找到了新南门旅游客运站。这里开通了许多旅游 专线车,包括去四姑娘山的、海螺沟的(贡嘎山冰川公园),以及乐山、娥眉的。 票价比西门长途车站的公交车稍高,但考虑到车况较好、也不会出现为了多挣钱 故意卖重票的情况,决定还是在这里乘车。
然后安顿自己。找到那个著名的交通饭店,就在车站西面一点。侃侃价,不甚满意, 于是我们自己找旅店。从车站路口向南大约200米,路东(左侧)是川农大的招待所, 三人间每床¥20,比“交通”便宜一半,于是入住。
然后和李在他的“大山”见面,大家在一起聊了一会,了解了山里和此次活动的大致 情况。李很热情,指导我们到达山下后的联系方法。
下午到后面小巷的网吧上网,却意外看到绿野朋友EosKiss(我们曾一起走过风雪小五台) 的消息,他比我们早几天到达,好象攀登的难度较大,使我的心情蒙了一点阴影。
29日8:30AM从新南门汽车站出发。车上人不少,但除了我们,都是旅游的客人。 天上飘着零星小雨,空气清洁湿润,气温约10C,穿一件防风雨外套就很舒适。
经汶川、都江堰,一路溯水而上,进入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由于降雨,水量大增,沿途 可见峡窄滩急处水势磅礴、白沫横空,舒缓宽阔处碧波涔涔、温柔妩媚,周围的山峰 被似云似雾的水气笼罩着,车窗外浮动着蓝灰色的空气,使人昏昏欲睡。景致不错。
约11:30AM到达卧龙保护区。在这里我们遇到此行第一件不顺心的事:拦路收费者, 尽管反复强调我们是去四姑娘山的,并非在卧龙游玩,对方仍然坚持 要我们交纳“保护区管理费”,一副“你说你理、我不和你讲理”的劲头,全然不顾毁坏 执法者形象,争执到12:30PM无结果,为不耽误行程,讨价还价到¥2/人。 此事后来见诸报端,估计又有一大批人焦头烂额不提了。
1:30PM到卧龙镇停车吃饭。我们又见识到当地百姓挣钱的绝技。听到我们的普通话, 饭店老板毫不客气地报出饭菜的天价。我们最后以饼干充饥了事。
约4:00PM到达巴郎山口,此处海拔4450m,上升过程中,因为我们一直坐在车中,没有 体力消耗,并无明显不适,只是脸上发烧,心跳有点快:此时为80/分。一路测试自己的心跳,为了 掌握身体情况。车到山口停了下来,外面天色阴沉,风卷着霰雪在空中飞舞,气温在0C左右, 公路两侧的山坡有些地方的积雪已经厚达1米,这种气候和雪况将使攀登非常困难, 见此情景,我对登顶的信心更加动摇了。
车子半天还没有开动的意思,我们于是下来适应。气温较低,我就围着车子来回打转。 突然一阵骚动:是我们车上的一位30多岁的女乘客下车走动,突然高山反应急性发作, 瘫软在地。大家急忙将她抬进车厢,病人并未昏迷,但脸色发白,身体瘫软,手掌冰凉, 似乎应该是缺氧引起的代谢缓慢、能量不足,邻车的几位小伙子也赶来急救,拦了一部 过路的检察院轿车,将病人急送下山。再和几个小伙子搭话,看他们的装束,清一色的 Ozark,显然也是登山的,却不知就是川青年队的朋友们(后来才认识)。
车子迟迟不开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发动机泵油系统出了问题。当初还认为车况会比公交车 好呢!好在是柴油车,用了个吊桶“打点滴”,维持着不到20km的时速,更重要的是维持 气刹的压力(随后的路可是下坡啊),慢慢腾腾地向山下挪去。
夜色似乎没有尽头,乘客们开始抱怨,到后来大家都厌倦了,直到眼前出现了一片灯光, 到达长坪村了,此时已过了8:00PM。
在一篇喧嚣忙乱中,大家各自安排自己的归宿。很幸运,我们顺利找到了李介绍的联系人 “庄主”严刚和马二哥(向导)。报出李发财的大名,对方的热情几乎让我们吃不消了。 晚饭时我们向向导介绍了自己的计划,马二哥也介绍了山上的情况。按照他一般的行程, 登大姑娘山只需要两天时间:第一天就可到达突击营地、第二天登顶并返回长坪村。村子的 海拔为3200,呵呵,2天之内上升下降超过2000m,比较具有挑战性!
正聊天时,路上碰到的几个小伙子进来了,经主人介绍,原来都是发财的队友:川青年队 的朋友们。他们讨论着进山的事项,我们旁听。由于此次活动面向普通消费者,很多顾客 没有登山或户外活动经验,他们的强度订的较低,4天完成行程,如果体力不支,可以参加 游沟“收容队”,整个计划还是比较完善的。我们仔细考虑了自己的情况,包括适应性、 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还是登山许可的问题,决定跟随川青年队的大队人马。
由于来的游客非常多,严庄主的地盘已经非常紧张,我们在二楼的饭厅内铺地席、钻睡袋, 度过了高海拔的第一夜。
30日:D1
睡眠不错,说明基本没有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8:00AM.天气非常好,一扫昨日的阴霾,天空湛蓝,但是云很多,移动较快,说明局部小气候还是 非常不稳定、多变的。阳光灿烂,气温较高,此时应有5C,由于昨日降雨、雪,使地面非常泥泞。 远处的山峰积雪,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还不太看得清四位仙女。
收拾好全套家什,我的BigPack70背包重约23Kg,张的vauDe65也有18Kg。我们和队伍回合,队伍庞大, 有30多人,青年队员们东奔西走,忙碌运输的马匹、组织队伍行动等事项。正式的顾客都是轻装, 一般只携带贴身小包,食宿装备都是马匹运输。许多人聚集在一起,看得出来,有些人有户外经验, 而大多数则是新手,要照顾这种没有经验的攀登者,确实非常辛苦。
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检验自己的登山能力,所以自己负重。
大约9:30AM,开始攀登长坪沟和海子沟之间的山脊延伸部-锅庄坪。出发处就在村口桥头(未过桥进村) 的右侧(东)。
10:00AM 登上锅庄坪,高度3435m,200多米的高差就使队伍拉开的非常远了。我一直对队友的选择 比较在意,但此次和张的搭档仍然暴露出两人存在较大的差距。去年国庆,我们和阿知曾一起走过 小五台,那时各人之间的体力和能力虽有差距,但并不明显;而经过这半年时间,差距拉大了。我站在 小路的尽头,向下看,发现张的节奏已经紊乱了。看来今天对我们两人都将是艰苦的一天。
上到锅庄坪,我第一次见到了牦牛群,形体没有家牛那样大,似乎性情也很温顺。他们在山坡上悠哉游哉 的觅食,人群走过,一付很恬静和谐的场面。
在坪上如果天气好,可以直接看到四姐妹。但我们稍事休息即匆匆赶路,没有余暇驻足。
沿坪上小路向东北方一直前进,此处基本都是草坪,中间有游人踩出的山路。这里的山坡面向东南侧, 可能由于向风坡的原因,没有大的树木,因此地面的积水蒸发得较快,道路情况良好。前进一段距离后, 道路沿山麓转向北方,这里的树木就茂密得多了,林间道由于降水,加之被马匹踩过,道路泥泞,影响 行进速度,同时浸湿了我们的登山鞋。
接近1:00PM时,大队休息午餐,午间气温较高,约12-15C,天气仍然晴好。
半小时后继续前进。由于我的队友负重行进的速度很慢,我们两人已经落到队伍的最后。带队负责人 蒋峻(后来我们都叫他“蒋队”)本着对队员负责的原则执行殿后任务,一直陪我们走在最后(虽然我们 不是正式队员)。大家走在一起,自然就聊起登山来。从那次不成功的“成都第一峰”到这次规模较大 的商业组团,以及成功地获得Ozark的全年赞助、和实力强大的西藏队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川青年队 在民间登山运营上确实开辟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加之四川在登山地理上的天然优势,他们一定能够 取得优异的成绩。
约2:30PM到达当天的宿营地“老牛园子”。这里是濒水的一大片草坪,旁边由一座简陋的石屋。营地面积 有上千平方米,海拔约3800米,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非常适合大队扎营。
今天的路程虽然较长,但道路清楚、不会迷路,上升高度也不高,整体强度并不大。蒋队介绍,从明天起, 道路坡度就要提高了,开始比较正式的上升。我们把今天的营地称为本营。
随后是扎营、做饭。大队准备的物资非常充分,居然携带了青菜水果(好奢侈)。看来为了照料 这些“爱好者”,青年队员们是煞费了一番心思的。我们的食品也带多了,不过登这种雪山,无法预料的 各种因素都会拖延时间,甚至被困营地,从这个角度考虑,多带一些食品是必要的(只是我们带得太多了, 呵呵,痛苦啊)。
宿营条件非常好,这里用地钉很牢固。青年队带了大量的本营帐篷,我们两人住在自己背来的3人EuroHike里, 也很宽敞舒适。
溪水就在营地旁边,甚至有女队员在水边梳洗打扮起来。流水很纯净,我们加了消毒片(从味道上判断, 就是漂白粉)后就直接饮用了,未经煮沸。由于这里有大量的动物,主要是牦牛和马匹,环境中排泄物较多, 饮水消毒还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里提醒大家,营地位于山谷中间,距离水面不高,如果夏天山上积雪融化、 山洪爆发(不清楚是否有这种可能性),可能会威胁营地。
4:30PM,我们正在帐中烧水做饭,天色阴沉起来,然后开始下雨,气温下降。随后转为小雪,并一直持续到 第二天早晨。由于张的体力消耗较大(自诉行进时心跳达到130次以上),烧好明天早饭的热水,我们较早 休息了。隔壁帐篷的朋友们还在兴致勃勃的聊天娱乐。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上到高海拔后第一天夜里是比较容易适应的,但第二天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如果张今晚 休息好,明天应该能够继续前进。
前半夜每隔半小时我就起身敲打四壁的积雪,积雪滑落到外帐底部堆积起来形成雪裙,使帐内温度较高,甚至 稍微有一点气闷。
5月1日:D2,全天阴。
6:30AM就醒来了,探头出去看看,地面的积雪有5cm厚,有风,能见度只有百米左右。这种气候下,大家都 缩在帐篷中不愿出来,倒是随队的马夫漫山遍野地捉拿他们的马匹(这些马也吃了不少风雪之苦)。
到9:00AM左右,风雪基本停了,但云层依然很低,能见度和气温略有回升。大队都基本吃过早饭,钻出帐篷, 讨论今天的计划。有几位放弃继续上升,决定在海子沟里游览(他们甚至要骑马游览,呵呵)。由于冲顶的人数减少, 因此决定只携带少数高山帐上突击营,大多数本营帐篷(包括我们的EuroHike)就留在BC了, 这样昨天紧张的畜力就有所缓解。张已经和我商量好,为了节省体力,如果有多余的马匹,不再坚持自己负重。 于是我们等所有的装备都上了马背,果然还有富裕。以¥70谈好到达今天的营地,我们跟随着队伍出发了。
出发时已经接近10:30AM。我们仍然是在队伍的最后,仍然是蒋队陪着我们殿后。他的素质不错,也比较有经验, 刚开始没有带眼镜,走了一段距离后,他对我们说有点粉红雪的感觉,就赶快将眼镜带上了。(粉红雪是由于UV 刺激眼睛引起的)。
今天的路程是要先回头走上一个山包,正常路线是沿山麓以之字型向北方上升。由于我们出发最晚(等马匹), 蒋队决定直接直线上升。我们沿着约30-40度的雪坡直接向上。由于气温较高,雪略微有点湿,未冻,并不滑,我们 拄着雪杖和长镐,很顺利的前进。能见度仍然不高,我们看不到大队,恐怕拉开距离,于是不停赶路,直到 走上面向正北的山坳,才看到大队的后卫。从这里应该一直向北。
12:30PM:队伍再次发生了分化。随队的华西都市报女记者体力消耗较大,青年队员何平和另一名男记者停下来照顾她。
我们在这里追上大队。这里的坡度相对刚才较缓和,我加快了脚步,走到大队前面去了,张仍然在队伍的中后部 移动。
约1:00PM我们到达一处有水源的平地。地面积雪较厚。马夫不肯再走了,说这里就是以前日本人登山的最后 一个营地,再向上也没有液态水了。队伍坐下来休息。
张跑到我面前说,出现了“粉红雪”,我很诧异,因为他的眼镜是BluePoint的抗UV镜, 不应该出现问题,我摘下他的眼镜看了看,原来是因为这种镜片是棕色的,略微发红,由于刚才蒋的说法, 使他心理不太稳定。
大家又讨论进程。有一些人决定下撤回BC,连同我们俩,共14人继续前进。说服马夫将装备再向上运一段距离。
我走在队伍的前面开路,这里有的地方积雪较深,人走回陷下20cm,而有的沟壑被雪覆盖,马匹回完全陷进去。 马夫和蒋队在一起讨论着,到了有沟的地方就发动大家一起将雪踩实。在高海拔以自己的固有频率行动并不累, 而一旦打乱这个节奏并用力,如我们踩雪坑的时候,呼吸和心跳马上局促起来。我掉过头来看队伍,心里猛的一颤, 记得一个多月前曾做过一个梦,具体的内容不清楚了,但那副场景与今天是如此相似:阴沉的云层下,白雪皑皑 的山坳中,一队人马在风卷的雪雾中向前缓慢的跋涉。我努力地回想最后的结果,想印证我的登顶之路是否顺畅, 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事后回想挺好笑的,但我知道这决不是幻觉,因为我的身体状况非常良好, 但是置身于自己从未到达的雪山,确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这种灰蒙蒙的看不清前路的环境下。
约3:00PM终于到达 ABC,海拔4300米。面对的就是著名的“垭口”,垭口是通向大峰的必经之路,其下是一连串 30度到45度的乱石坡,此时的乱石坡掩盖在积雪下面,似乎攀登起来很容易。
ABC是一小块相对平整的雪地,可以扎5、6顶帐篷。队长点名、分派了各自的帐篷。我们两人和何平共用一顶2人 的高山帐。将雪地踩平,帐篷支好,这里地钉就不好用了,用石头压是一个办法,如果带雪锥是最好的。 大家钻进去,才觉得前一天的本营帐篷真是休闲啊!
在这里只能化雪烧水。高山上的雪相对纯净一点,化开后沉淀的颗粒并不多。张的胃口似乎不错,吃了一袋米饭, 何平只吃了半袋,看来他有些不适,后来他折腾了整整一晚(我睡得沉,并不知道,张好象被他闹得很惨。)
我的胃口很好,吃了一包方便面。我的状态保持的也不错,直到现在没有什么高山反应。为了预防,我还是 喝了很多水,但由于气温一直较高,走路出汗多(我只穿了一条Coolmax内衣、一件不吸汗的化纤衬衫和防水透气风衣) 脱水很严重,尿液很黄,并且鼻黏膜破裂,出了很多血(都是俗称的“上火”症状)。
从傍晚又开始下雪,并伴随有较大的阵风。除了担心气候和雪况,我又多了一层隐忧:ABC设在4300m,距顶峰还有1000m 明天能够来得及登顶并下撤吗? 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了睡眠。为了攒足体力,我甚至取消了每半小时的例行扫雪。
5月2日:D3。晴转阴,山顶有小雪。
早晨醒的早,主要是因为心里有事惦记着。感觉帐外比较亮,胡乱穿好衣服、拉开帐门一看,居然是个大晴天! 气温较高,约5C。无风。
张没有休息好,他决定等等看,如果状态好,再跟我们的队伍。
何平翻来覆去地呻吟,自诉头疼,可能是昨天下午扎营时风吹感冒了。给他一片百服宁,使用后称感觉好多了: 我猜是心理作用。
约8:30AM,匆匆吃过早饭,带上一壶热水,和大队出发了,今天2人留ABC,12人上顶。
由于阳光充足,雪面上反射的光线非常强烈,每个人都用防晒霜把自己抹成大花脸。考虑到山顶可能有较大 的风,加了一件毛线衣(前几天一直没有用到)。
由于队员实力的问题,我和蒋队轮流开路。通向乱石坡的山坳开始比较平缓,积雪下地貌比较复杂。长镐 有时会直没至镐头,我陷入过几次深雪,可能下面是石缝,都是直没大腿,成骑坐姿势。用带阻雪环的雪杖行进 还是比较方便。开始爬坡后,角度较大。有时雪面上有许多细细的痕迹,那是一个个小雪球滚落划出来的(我们戏称 “超微型雪崩”)。在这里并不担心,主要是因为雪量很小,远远不足以形成有害的崩落。
约10:00AM登上“垭口”,海拔4800m。翻过垭口,则是通向大峰的西坡。从这里向北可以看到3座毗连的雪峰依次向天外延伸, 尤其是最远的幺妹,峻峭挺拔的身躯跃然云层之上,竟是如此艰不可攀。此时尚无暇他顾。因为面前出现了 第一个堪提的考验:大峰顶在我们的右前方,需要向右横切一个20-30米高差、长度约百米的40度雪坡。 这个雪坡较宽,看起来雪量也比较大,而路线左侧(西壁)则是60度以上的山壁,下面深不见底。 大家聚齐以后,蒋队宣布了纪律:拉开距离、脚步放轻、禁止喧哗、快速通过。 如果发现自己身边的雪板发生流动,应立刻面向山坡用镐或雪杖固定自己,同时双脚踏步、将脚下的雪层踩碎, 避免下滑的雪板将人带下去。这段路线蒋队开路,大家遵照指示,都顺利通过。
前面是一个坡度很平缓的馒头丘。大家在这里都松了一口气,可以休息拍照。我面向北方,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真的)仰视着幺妹峰。她是近乎完美的三面角锥体(实际上从我的位置只能看到南壁、东壁和西南、东南两条 山脊),通体洁白。南壁有一块大的凹陷,使那里呈近似垂直的状态,遍布着诱惑而致命的悬冰川。东壁呈45度角以上, 非常平整光滑,象一面巨大的冰雪的镜子,西南山脊锐利如刀锋。云层如同白的薄纱绕着她的颈子。她仪态万方而又 冷峻地站在那里,背后是湛蓝的天空、无垠的连绵的邛崃雪山。我的指尖有点发麻,这景象是如此的真实、又如此的 虚幻。我幻想亲近她、又自惭形秽,我知道那是非常非常难的梦想;而且我觉得那是有一点不敬。我看着她, 感受着那种震撼力,我可以体会一点,为什么当地人民将四姐妹奉为神山。蒋队来到我身边,指点江山。 据说81年曾有一支日本队试图攀登幺妹峰,从他们的记录,人们不能确定是否成功登顶了。
我们现实的目标还未达到。大家转身继续我们自己的道路。这次我转到前方开路,走过馒头丘,就是直达顶峰的最后 一个山坡了。应该是有很多风化的片石,但同样被大雪覆盖了。坡度在30-40度之间,我为了加快速度,选择了直上。 蒋队在后面不时纠正我的方向。
离顶峰还有20步,我坐下来,请蒋队先行。
终于登顶了。11:10AM。这时向北方再望,云层已经浓厚起来,幺妹在赐我等凡人一瞥之后,又将自己藏了起来。 大峰和二姐之间有一条山脊相连,感觉如果想攀登2峰,可以将突击营建到馒头丘上,从这条山脊攀登。 不过走这条山脊技术难度相当高,可能需要岩石锚点架设路绳保护。如果2峰顶是硬雪,可能还需要攀冰技术。 SUUNTO海拔表显示4975m,GPS显示5132m,和标准数字5355相差都比较大。不知何故? 拍照合影留念。我将带上来的一壶热水倒出,加上一点雪,大家都喝上一口,缓解一些干渴,同时以志庆贺。 我感到奇怪的是,别人都没有带水壶,这怎么登山呢?哪怕游园也应该带上水呀! 高空空气仍然很干燥,我的鼻黏膜又破了,衣襟上洒了很多血,不过我很高兴,天公作美,使我们赶上半天好天气, 又得睹4姐妹的芳容。
登顶只是成功的一半,顺利下山才是百分之百得成功。
11:50AM 下撤。
天气已经迅速变坏,起风并且能见度变差。我们沿着上升的脚印下降。有人坐倒在地,就直接向下滑行。 然后是雪崩槽,到达垭口时,我看到张爬了上来。原来他感觉身体状况和天气都不错,就跟着大队的脚印上来了。 我们见面非常高兴,但由于天气和时间的因素,上顶已不可能。他的心态倒是不错,以锻炼体验为目标,达到了 自己的最新高度,第一天的负重行军恐怕也是前所未有的艰苦;倒是我有些内疚:来的时候,我对他的登顶可能 不抱信心,因此行军时给他的压力太大,拖的他体力和精力消耗比较大,如果不是这样,按照一般人的强度,他上顶 应该没有问题。
1:30回到ABC。天色仍然阴沉。这时可能由于精神放松,我开始感到疲劳了。在帐内一动不动地躺着休息了20分钟。 风卷残云般收拾了营地。今天马夫不肯将马匹带到这个高度,于是所有队员(包括一直轻身的“顾客”)将物资下运 一段距离,然后再用畜力。我们俩的包塞好了,估计一下,我的仍有20Kg,张的也有16、7Kg(我的帐篷留在了BC)。 今天没有多余的马,首先保证队伍的大批物资运输,我俩需要把自己的东西一直背到BC。好在是下坡,并不太消耗体力。 张经历了4800的攀登考验,负重下撤也比较放松。
下撤至山坳处时,发现来时的雪已经都化了。我们追赶大队时的雪坡变成了草坡。寻找路径颇费了一些周折,不过终于 顺利下到本营。受到留守队员们的祝贺和欢迎,有热心人烧好了茶水,等待大家归来。 安营扎寨,休整。
5月3日:D4。小雪转多云。
今天是计划活动结束的日子。早晨仍然有小雪。到9:30AM,雪基本停了下来。大家都起身收拾本营。我们两人仍然负重 行军。时间比较充裕,走的也比较轻松。2:30PM回到长平村。参加本次登山的商业队员们也都顺利返回,正在筹划晚上 的余兴节目(我倒是真佩服他们的劲头,尤其几位巾帼女将,玩起来决不输须眉)。青年队的队员们正在忙着善后工作。 我们因为急于回成都订火车票,决定搭当天下午 4:00PM从小金县城发的班车回成都。找到严刚、蒋峻等人感谢道别后, 又合影留念。5:30PM坐上了回成都的汽车。
大约 6:30PM,我又在通向巴朗山口的盘山公路上。前面是积雪的巴朗山,车后是连绵的邛崃山。我有点兴奋。我想我会再来的。
0:00到成都。仍然住川农大招待所,不过这次是¥15/人的4人间。
5月4日;车票比较好买,又见了李发财告别。享受了成都正在流行的串串香(涮串)。
5月5日:10:50 AM 8次特快。6日 18:30到京。本次登山活动顺利结束。

3、一些问题:
这次攀登的山峰基本没有难度,可以说属于Hiking类型的;
事先对山峰的情况并不了解,只是由于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才使得我们的心里比较有底;
对高海拔有了一些切身体验,自我感觉身体情况不错,自然适应了高度,没有经历相对“痛苦”的过程。对高海拔 条件下的体力活动、饮食、休息原则也有所了解;对高山气候和地理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感觉去年冬天的几次 小五台训练,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物资的准备,可以说是不成功的。由于当地的气温较高,我们准备的衣物大多都没有用到,包括登顶时 我加的毛衣,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必要;食品更是“失败”,负重过高,白白消耗体力。
就攀登过程具体讨论:我觉得一般体力较好的小组行动,早出发、晚上天黑的晚(大约8:00PM全黑),合理分配速度 和体力,2天攀登大峰(从长平村出发并回到村子)应该没有问题,雪特别大的情况下除外。如果希望攀登2峰,稳妥 起见,3-4天也够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指教,通过垭口后的西壁雪坡,象这种有可能发生流雪甚至雪崩的地段,是否合适结组行动?
我的这篇总结,重点之一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路线、气候、营地方面的信息,但由于自己的记录的疏忽,可能 其中的一些道路方向会有问题,所以建议大家谨慎采用(好在那里的道路并不复杂,除非大雪覆盖了全部道路,一般不会迷路),还是向导稳妥一些。至于气候方面,局部变化也很大,还是应该充分准备。

四姑娘山大姑娘峰登山报告详细内容:
晨峰报告
woodhead报告
mudplayer报告
蓝眼睛20000报告
返回登山报告专题目录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