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信用卡专题之一
冰岩地带
取消

信用卡专题之一

       2月23日,北京市银行卡应用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在京16家发卡银行、6000多家银行卡特约商户联合推出的为期两年的“北京市银行卡刷卡消费抽奖活动”第一期抽奖产生2211名幸运者,其中一位长城卡用户获得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5年使用权的超级大奖。这次活动是为推进北京市“刷卡消费无障碍”工作,使银行卡应用达到较高水平而举行的。然而,许多消费者反应,办卡难,刷卡难,依然影响着“刷卡消费无障碍”工作的开展,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的用卡意识、用卡知识还远远达不到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

信用机制缺失的尴尬

招行办卡起风波

姜泓

招行办卡标准引来众说纷纭

  • 申请者:有钱为何办不成卡
  • 银行:财力不等于信用
  • 症结所在:没有第三方信用机构,银行怎敢冒险
  • 信用卡是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的一种跃升
  • 美国人均拥有6张信用卡。一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居民中信用卡的拥有量还不到总人口的10%,信用卡在中国发展前景无限。
  • 目前,全国4亿多张银行卡中只有100多万张信用卡,大多数人对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了解太少。

中国信用卡元年启动市场大战

       “2003,信用卡元年”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招商银行(以下简称招行)提出来的,招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彭千先生告诉记者。
       2003年在中国信用卡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彭总介绍说,招行开始着手准备推出信用卡业务时,以为环境比较宽松,时间比较充裕,但随即发现信用卡市场发展之快出乎意料。招行的举动历来引人注目,各商业银行也随之加快信用卡业务进展,结果去年国内信用卡市场启动很快,各银行纷纷在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开设信用卡中心,发行自己的信用卡,今年又有多家银行宣布要发行自己的信用卡。有媒体称,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信用卡大战”时期。
       信用卡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复龄教授认为,当前称作“信用卡大战”并不为过。随着商业银行存款规模日益扩大,商业贷款优质客户比较少,贷款风险大,银行惜贷,其他银行业务方面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于是从去年开始就将争夺的焦点转到刚刚兴起的信用卡领域。从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成立信用卡公司,到招行推出一卡双币的信用卡,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已经扩展到服务方式上的竞争、内容上的竞争和信誉上的竞争。
       信用卡真的离我们很近了吗?

招行广告:刷卡时代的来临

       2月28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信用卡之窗(www.creditcard.com.cn)信用卡论坛的两位版主cosine和hehaitao。中国信用卡之窗的信用卡论坛是目前国内专业性最强的信用卡论坛,两位版主对北京信用卡使用情况比较熟悉。
       cosine告诉记者,招行信用卡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在中国信用卡发展史上算得上重要的一笔。他以前只办过借记卡,去年底第一次看到招行的信用卡广告,免担保,免保证金,他意识到以前高高在上的信用卡离普通百姓已经这么近了。cosine马上提出了申请,但第二天就被电话告知电脑打分不够,不能申请。cosine的遭遇并非个案,记者在网上看到大批的申请者被招行拒绝,一时间网络上“骂声不绝”。网友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培育信用卡市场成本很高

       一些网友认为招行广告内容过于简单了。在招行信用卡广告中,“免担保人,免保证金”是最抢眼的一条,但千万不要以为申请就很容易,当你拿到申请表时就会发现还要提供工作证明、财力证明等资料。论坛里有一个共识:财力证明不等于信用良好,在没有第三方个人信用体系证明的情况下,银行不得不采用的办法就是先假设你有钱,你有能力偿还,在这个基础上再假设你有信用,所以要求提供财力证明也就不奇怪了。现在很多银行都是这么做的,工行的牡丹卡申请条件也是这样,免担保第一要有本市户口,有固定住所,第二要在工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并且还款半年以上无不良记录,第三得是工行的优质个人客户。广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广发)和招行的申请条件还算简单,只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工行的就麻烦了,还要户口簿复印件。
       cosine说,广告造成的声势、人们的认识与招行信用卡实际的市场定位存在偏差。看上去是个容易申请的国际卡,大家都去申请,都给拒绝了,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消费者没有足够的选择余地,所以无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卡,现在信用卡市场还不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虽然每个银行都标榜自己的卡有特点,都是针对特定客户的,实际上应该加上:我的卡主要面对本地客户。本地客户才有选择余地,外地客户申请却很困难。
       招行广告威力之大,还来自于以前一卡通业务良好的口碑。银行向来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利润。在信用卡业务上,招行潜力比广发大,广发的优势是起步早,客户资料多,但没有特色。招行的银行卡功能性很强,在网上银行、网上支付手段上招行已经成为标志。
       对于外地人难办卡的现象,韩教授认为这是银行对持卡人信誉的考虑,以前招聘、买房、买车都有户口限制,慢慢才能取消。
       3月3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招行信用卡中心彭总,他说广告的意思就是要广而告之,要把最主要的信息马上传达给广告受众,没有哪一家广告会将所有细节都表述出来。
       一个新产品推向市场,它的进入成本是很高的,因为这个新产品带来的新消费概念、新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还不明显,还没有形成潮流,消费市场还不完善,因此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灌输这些概念,来培育这个市场,市场教育成本很高。信用卡就是这样一个新概念,尽管第一张国际标准的信用卡早在七八年前就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但目前全国4亿多张银行卡中信用卡只有100多万张,大多数人对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了解太少。
       彭总强调,信用卡就是一种贷款业务。在贷款申请中,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尚且需要提供抵押、担保,何况个人,所以信用卡要按照贷款业务来做。有财力并不代表有信用,申请者还需要提供可以证明自己有信用的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你有信用?

       许多申请招行信用卡被拒的申请者都对招行办卡标准质疑。去年底,《北京晨报》报道了一位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集团副总申请招行信用卡遭拒后,社会反响很大,这位副总后来专程飞往上海,向招行信用卡中心讨个说法。
       实际上,私营业主在办卡过程中有难度,因为私营业主的收入是与他的经营情况直接相关的,所以招行要求私营业主申请时必须填写企业代码。
       当记者提出是否招行在对外宣传和内部标准控制上有差距时,cosine笑着说,这就像麦当劳广告上的汉堡比实际的大一圈一样,内外标准完全一样是不可能的,各银行都是这样。招行拒绝申请者的具体原因是不会全部告诉你的,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告诉你具体理由,这些理由公开出来后可能会被后来的申请者“克服”掉,银行就不好判定真假了。深圳发展银行的主页上有一个自我条件评分表,填完表后就能看到得分,50分以上的就会告诉你可以来申请。从评分表测试结果看出银行通用的标准是:本地户口优于外地户口,有房优于无房,已婚优于未婚,这三点对评分结果影响相当明显。汽车没有房子稳定,因而没能成为重要因素。再有就是女的评分比男的高。曾经有银行要求,有私家车的,车价还需在10万元以上。房产、户口、婚否这些大原则各个银行基本相同。
       对上面“年薪20万的集团副总”的案例,彭总指出由于国内目前缺少第三方信用体系,所以银行才会有个人财力不等于个人信用的原则。在许多申请失败的案例中,申请者的工资不高,而隐性收入较高,但这些隐性收入申请者拿不出证明来。在国外调查一个人的收入只要看他的纳税情况就可以了,国内许多人的收入是拿不出税单的。这样就形成了资料证明与个人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矛盾,所以申请者必须自己拿出能够落到实处的资料来消除这一矛盾。

办卡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论坛里曾经贴过一份“招行卡申请者指南”的帖子,指出招行信用卡针对的群体是工作性质较为稳定,中高收入水平,社会地位较高,综合评估价值高的人士,并提出了申请刚性标准:
       如果年薪<5万元或月薪<4千元,就不要报太大希望;如果是公务员可放宽,最好是银行等较稳定职业;
       如果年薪<10万元或月薪<8千元,对申请金卡不要报太大希望……
       还有软性标准:
       招行本行员工可办普通卡,13级以上可办金卡;
       现有一卡通定期卡日均存款超过6万,办卡时视为很重要的参考;
       关键是工作一定要稳定,最好是技术性、专业性的工种,不要经常变化或看上去不顺眼的……
       cosine认为这个刚性标准和柔性标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不能拿它太当真,因为天津就有月收入一两千的网友拿到信用卡的,工作的稳定性要重于收入的高低。
       《上海商报》一篇报道中说,一位招行客户热线小姐透露,在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关部门、电信行业、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重点高等院校、全球五百强企业这六类行业工作的客户申请信用卡的成功率相对较高。那么是否可以说招行存在职业歧视呢?
       两位版主认为所有银行都是这样的,区别只是哪家银行把它挂在嘴上,哪家是背后悄悄执行的。工行以前在发卡的时候,也要求客户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后来发现这卡发不出去。就像大家一起吃蛋糕,谁都想吃奶油最多的那一块,结果第一叉下去都是找那最好的一块,只不过有人偷偷摸摸伸叉子过去,有人明确说我就要吃这块。完全不看职业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用“歧视”来称呼。申请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银行当然要选择它的客户。
       彭总认为招行没有职业歧视。招行推出国内第一张免担保、免保证金的信用卡后,现在已经有许多人拿到了5万元最高信用额度的卡了。与做企业贷款一样,申请、发行信用卡是一个公平交易,你相信我,选择我的金融工具,我评估你,为你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银行:风险控制第一位

       有的网友认为,发展信用卡业务的银行初期都要亏损,招行是为了规避风险才有意拒绝那些职业不稳定的潜在的优质客户。
       两位版主认为发卡量上不去,银行还是照样亏。起步时标准自然会高一些,因为广告宣传等初期投入很大,而且招行是不收保证金的。
       现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已经有240万银行卡用户资料,北京个人信用资料主要集中在房贷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应该由政府出面,联合各家金融巨头,而不可能仅靠商业组织来搞。虽然现在商业平台建设得还不错,但公共事业平台落后太多,比如身份证。原有社会结构的变更,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信用体系必须要跟得上这些变化。过去的信用主要体现在单位上,没有单位证明、单位介绍信,许多事情你办不了。现在随着社会化的进步,这些功能逐渐可以被信用体系代替了。
       彭总指出,风险意识是一直贯穿于招行信用卡业务的始终,只是因为没有第三方信用体系来减少银行的风险,当一个陌生人向银行申请办卡时,银行当然要仔细审查这个人的资信条件,综合评估打分。信用情况较好的申请者,我们都发了卡。由于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市场培育工作没有完成,媒体在信用卡宣传方面的力度不够,先入市场者就必须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市场定位和产品的实际表现需要逐渐磨合。
       韩教授认为,现在信用卡申办手续太繁琐,有的银行说是手续简单,真办起来额外的限制条件也挺多的。这里面关键是信用问题,社会的信用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个人信用怎样衡量,怎么保证,都是问题,从法律上,从具体的操作上,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现在信用卡市场的拓展是由点到面铺开的,将来苛刻的申办条件会松动的,就像当初手机的入网费一样。信用卡发放限制条件的逐渐放松,需要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人们的信用观念的增强和信用方面法制建设的完善。
       现在北京也有一些信用公司,但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美国的标准普尔,企业认,中介机构也认,国内还没有像那样的权威机构,缺少一个客观评估个人资信的机构。个人的经济条件、经济环境经常在变,这个资信机构要能跟得上,实时地、动态地来反应。信用机构一开始最好由政府出面来搞,将来这种中介机构自负盈亏,就像现在的调查公司,比如零点调查,开始规模很小,但它的调查结果市场化,就发展起来了。将来资信评估中介机构可以采取这种模式。
       银行控制个人信用风险,第一要对申请人的资信评估,认真审核。为什么各个银行发放贷记卡的量并不大,就是出于风险的考虑。第二要在用卡各环节上衔接起来。第三是信用卡使用环境要便利,要创造条件。

服务好,才敢高收费

       同为双币种卡,招行金卡年费300元,工行牡丹国际卡年费200元。
       两位版主认为,招行卡的年费贵,但还可以接受。招行主要贵在预借现金手续费上,不论同异地都要收交易额的3%,最低收费额为30元人民币或3美元,而牡丹国际卡同城取现不收费,异地取现收交易额的1%,最低3元或等额外币。手续费高是招行的战略考虑,它没打算让你把信用卡当成提款卡来用。另外招行统一发行,统一管理,是国内第一家。全国发卡,就不存在本地卡和异地卡的区别,不存在对外地人的歧视,这是招行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在一地办卡,全国通用,真正实用的只有招行和工行,其他卡拿到异地使用后还款时多少都有麻烦。
       彭总认为,定价有高低是商品社会的必然。银行业也是一种服务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的高价是因为我们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招行是第一家用800对方付费电话系统全天24小时办理信用卡业务的银行,其他银行还做不到这一点。网上信用卡业务我们做得也是最好的。高价的同时提供高的附加值,比如用招行信用卡购买机票,金卡送100万的航空保险,普通卡送50万,购票时只要打8008206666就可获得。现在已经有许多公司要求员工使用招行卡购买机票,以减少购买航空保险的支出。
       关于预借现金手续费价高,彭总认为这也是一个市场教育问题,招行信用卡是一种理财服务卡,希望客户进行的是信贷消费,而不希望把它当成借记卡来提款。招行在借记卡方面已经有功能非常完善的一卡通了,两者的市场定位不应该有大的重叠。如果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卡需要临时现金支出,招行的服务就属于救急了,所以收费较高。至于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免提现费,彭总认为那是价格竞争。

消费纠纷,银行帮你查帐

       招行信用卡合约中规定申请人在与特约商户发生交易纠纷时由双方自行解决,招行不负任何责任。有的网友认为这与招行一贯优质服务的形象不符,高年费应有优质服务,应该保护持卡人利益。
       hehaitao说,持卡人与特约商户发生用卡纠纷时,第一反应就是先找银行,就像老百姓碰到情况首先找政府一样。但从相关法律来看,不存在谁保护谁的问题,银行只能在中间进行调解,银行没有倾向性的。
       彭总介绍说,招行在持卡人和特约商户之间发生纠纷时并非保持中立。我们每月都给持卡人寄账单的,如果你发现其中有一笔业务不是你消费的,马上打8008205555要求银行查帐,可以要求银行暂时不向特约商户支付。银行调查后发现这笔业务确实是你消费的,连本带利从账户中支出;如果不是你消费的,则不予支出。就是说在发生纠纷时,你可以要求银行调查,只要不是你消费的,调单手续费都不用你出。这在每位持卡人都会得到的详细的用卡指南中写得很清楚,这也是我们优质服务的一项内容。

外资银行的冲击是一种促进

       新的《银行卡管理条例》即将出台,新条例将取消外资银行不能在境内发行银行卡的规定,外资银行将可以向央行申请向境内公民发行外汇贷记卡和借记卡;至于人民币卡,还要等到入世五年保护期结束后才能发行。预计外资银行将以发行贷记卡业务为主。
       韩教授认为,外资银行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完善的信用卡服务体系,成熟的操作模式,有多年的信用卡销售历史和庞大的用户群,在服务方式、手段上都很到位,因此对中资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冲击相当大。银行80%的利润来源于20%的高端客户,信用卡持有者是收入较高、比较稳定的人士,将这些客户拉过来可以使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占到先机。外资的进入会吸引相当多的国内高收入人士加盟,只要对外资信用卡的限制条件取消了,老百姓对外资银行信用卡也会欢迎的。在外资银行还没有正式出击之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促销活动已经火热登场,比如刷卡消费抽奖得汽车,刷卡消费给手机、保险等等。从国外银行业发展历史看,信用卡可以作为银行核心业务来发展,信用卡附加值比较高,传统银行业务中没有这样既稳定又利润高的部分,所以各商业银行都在对这块高利润市场进行争夺,为自己将来的盈利划定势力范围。
       两位版主认为外资银行进入信用卡领域对老百姓影响不大,外资银行大都看重最高一层,也就是最优质客户。
       彭总认为,外资银行进入国内信用卡市场对招行来说不是冲击,而是促进。从品牌上招行是不能与外资银行相比的,外资银行信用卡的定价会比招行高,但有比较就好,招行不怕与外资银行比较。彭总表示招行不愿在国内银行较低的服务质量这潭死水中竞争,招行希望与外资银行比服务。现在招行信用卡已经发行了近10万张,经过初期的磨合,今年5、6月将会有一些新措施出台,在今年各家银行积极推出信用卡业务,市场教育成本降低的背景下,能够正常完成招行行长马蔚华提出的今年发行75万张信用卡的目标。
       经济大都市上海已经将银行卡作为一项产业。在首都北京,为了给奥运会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刷卡消费无障碍”工程,到2004年底,力争使全市40%以上的人拥有银行卡,到2008年,全市90%的商户能够受理银行卡,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左右。那时,我们真的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了。
       信用卡离我们很近了。

资料链接: 银行卡分类
       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分为:
       一、信用卡
       1、贷记卡:发卡银行给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
       2、准贷记卡:持卡人须先按发卡银行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当备用金帐户余额不足支付时,可在发卡银行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信用卡。
       二、借记卡
       分为转帐卡(含储蓄卡)、专用卡、储值卡。借记卡不具备透支功能。
       上文中信用卡均指贷记卡。

原文刊登于《消费日报·新消费周刊》2003年3月5日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