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岩地带 2002年登三姑娘峰——登山日记
冰岩地带
取消

2002年登三姑娘峰——登山日记

准备篇

       决定去登四姑娘山三姑娘峰是2002年4月在绿野聚吧和mudplayer、鳗鱼的一次聚会上,当时所能知道的三峰的资料就是《中国登山指南》上将三峰错标为幺妹峰的一座卫峰,实际上应该是幺妹峰南部标高为5355米的那个山峰。登山时间初步定在6月。mudplayer再去找其他人,正好woodhead5月从深圳回京,于是队伍增加了woodhead和apple两人。随后便是收集资料,锻炼身体,五一我到小五台山拉练。虽然国内有人宣称登上过三峰顶,但到5月底时,我们从各种途径收集到的三峰资料依然少得可怜,有价值的只有日本队的登山报告。在5月24日全体队员第一次聚会上,确定了大致行程和公用装备清单。关于队名,仍然使用“动感”,并追认2000年登博格达峰为动感一队,2001年登大姑娘峰和启孜峰为二队和三队,这次登三峰就命名为“动感四队”。开始我们认为三峰难度不大,便想登完三峰后顺便将二峰和大峰也登了。6月初订了去成都的火车票,出发时间确定为6月9日,mudplayer由于工作缘故15日左右出发。
       5日,第二次聚会确定公用装备和个人装备落实情况,woodhead带来一本四姑娘山画册,其中有几张在锅庄坪拍的四姑娘山图片,再加上四川顶点队登三峰的报告和一位山友在网上贴出的四姑娘山三维图,我们初步确定登山路线为从长坪沟进山,在三峰西南海拔4700米的雪盆底部设立BC,在海拔5000米的垭口设立C1。从网上得到的气候资料看,6月份是四姑娘山降水最多的一个月,我们行期已定,无法更改。预计这次登山面临的最大的难点是垭口以下雪槽的雪崩、流雪和落石的危险,从照片上寻找路线时我们更多地考虑了落石的危险,决定尽早出发,从雪槽左边与岩石交界处攀登。在这次聚会上还得知与鳗鱼五一登大雪塘的香港坚叔将随我们至BC,成都一名山友也要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要求他们必须听从指挥。根据现有的资料和队员的状况,确定这次登山的原则是“耗在山上,死等好天气”,因此食品计划做得非常宽裕。
       8日晚,我和woodhead到北京西站托运装备,3个驮袋1个背包,装帐篷的驮袋被车站定为包裹,其余的包走了行李。
       9日晚10:50,woodhead、apple、鳗鱼和我乘1363次列车离开北京西站。mudplayer来送行,并告诉我们四川雪峰队刚从三峰下来,他们只到了垭口,到成都后可以找他们了解情况。
       10日晨一觉醒来,过邯郸站后,发现列车晚点,开始没当回事,车到郑州时已晚点数小时。从北京朋友发来的短信和听车上旅客交谈得知,由于前几天北方大规模降雨,西安东边的灞河大桥于9日下午3点多被洪水冲垮,陇海线中断。9日的车票已售完,所以这趟车仍然开出。我们不知道何时能到成都,买了一些方便面作为补充。整个白天,列车几乎在所有的小站上都要停靠。
       11日凌晨2点,车至临潼,听乘务员讲,陇海线上现在还受阻26辆列车。2点多,列车通过西安至安康铁路线灞河大桥,走陇海线的列车都要改走这座单线桥。在列车右侧能看到大桥附近灯火通明,河道中流水不深,陇海线灞河大桥位置上四、五个桥墩东倒西歪躺在河道中,大约150米长的桥面整个拍在河床上,断为数截,一些大型机械车辆正在河道中忙碌,场面就像灾难片中的镜头。车至西安时已晚点12个小时。早晨再醒来时,列车已过宝鸡站,进入秦岭。晚7:10,终于赶到成都,原本应该早晨8点半到站,结果晚点近11个小时,一天的时间被浪费了。下车后,取出托运的装备,昨天已至成都的坚叔和雪峰队周晓波队长开车来接我们,将行李运至西门车站对面的川西饭店,要了两个双人间,每间40元。晚上与雪峰队在一家火锅店吃饭。雪峰队介绍了三峰的情况,他们上到垭口,因大雾而下撤。随后我们到一名队员家中看了三峰和大雪塘的照片。他们请的向导就是我们这次请的卢忠荣。
       12日上午,woodhead去西门车站买明天去日隆的汽车票,并随那名后来因无法请假而退出的成都山友去借高压锅,买了10个GAS罐。我和鳗鱼到雪峰户外店取他的装备。中午,我们四人先去订了60个白面饼、20个咸饼和20个糖饼,然后到家乐福采购食品,花了700多元。回来后清理装备,分别装袋。我和鳗鱼到昨晚雪峰队员家中借到煤气灶,woodhead借来两个煤气罐并灌满气。这时我们发现昨天雪峰队介绍的两元多的速食米还没买,我和woodhead连忙打车到西南食品城,到达时已是下午5点,许多店铺已经关了门,我们转遍食品城也没找到速食米,woodhead又买了一些乡吧佬鸡翅鸡腿,我到附近的好又多超市买了一些4.8元一袋的速食米饭,与上午在家乐福买的凑成10袋。

6月13日    阴

       一早起来,到车站找搬运工将我们的包放到车顶上,每包2元。6:30,我们乘成都至小金的汽车从西门车站出发。经过都江堰市,沿着岷江进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界。车在映秀附近折向西行,进入卧龙保护区,卧龙河谷两岸高山耸峙,水泥公路两旁绿树成荫,一路上车辆很少,景色清幽。9:40,经过海拔1940米的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10点,车到海拔2080米的一处饭店,司机下车吃饭,鳗鱼在这里遇到他登大雪塘时的一个背夫,他听我们说要去登三峰,提醒我们这个季节要小心雪崩。11点,车过海拔2765米的邓生,登大雪塘要从这里进山。过邓生后,海拔急剧升高,汽车开进云雾中。路上常有从山上崩落的碎石,占据了一条车道。12:08,车过巴朗山口,海拔表高度4340米,这里是卧龙和小金的分界处,路边已能看到积雪。此后便是一路下坡,渐渐能看到日隆镇了。12:43,经过海拔3440米的猫鼻梁,如果天气晴好,从这里能看到以锅庄坪为前景的四姑娘山,可惜现在天气阴沉。12:50,车过沃日河后在桥头停了车,海拔3260米。比我们早一天到日隆的坚叔和卢三嫂来接我们,将大大小小14个包卸下车,卢三哥开来拖拉机将包运到河对面他的旧家中。当晚,我感到肚子不舒服,想吐又吐不出来,就像2000年春节到小五台山训练时刚到山脚就上吐下泻的感觉,我知道不是高山反应,强打精神,与大家围坐在电炉旁取暖聊天,手里拿着塑料袋,准备随时奔向厕所。去年动感二队来登大峰,到日隆的第二天就上到BC,结果除去打前站的mudplayer外所有人都出现高山反应,apple和老师被迫下山,所以这次登三峰我们在北京时就决定到日隆的第二天只在附近适应,不进山。鳗鱼和坚叔五一刚从大雪塘下来,明天可以直接上山,于是他俩由三哥作向导骑马去登大峰。

6月14日    阴转雨

       早上起来,腹泻了一次,肚子居然没事了。天虽然还阴着,但云层比较高,从三哥家能看到大峰和二峰。鳗鱼、坚叔和三哥一早就走了,woodhead和apple还在睡觉,我决定走到猫鼻梁适应一下。去年mudplayer曾在猫鼻梁被晒伤,我不敢疏忽,擦了防晒霜。在海拔3000多米拧开盖,防晒霜喷涌而出。带了水、相机和雪杖,8:45,我从三哥家出发。天渐渐放晴了。明天是端午节,日隆这几天正在举行朝山节,镇子里到处是身穿藏族传统服装的游人,亚东演唱的藏族歌曲响彻镇子。朝山的节目在锅庄坪举行,所以海子沟不收门票,上山马道上挤满了牵马的人。我沿公路走了六、七公里,海拔上升并不大,9:55到达猫鼻梁,四姑娘山依然被云雾缠绕,不肯露出真面目。在猫鼻梁能看到对面锅庄坪上搭着黄色的横幅,游人如蚁。等了半个小时,看天没有放晴的意思,10:30只好往回走,11:30回到三哥家,三嫂说woodhead和apple上锅庄坪了。吃了块面饼,11:40出发,从三哥家背后的山坡向东直上锅庄坪,这条小路比较陡,达到45度。对讲机里联系到woodhead和apple,他们已翻上山脊,上到山脊追上二人。锅庄坪是东西向山脊上一大片平坦的高山草甸,从低到高修了三座白塔,黄色横幅围了一大块地方,入口处写着四姑娘山旅游一条街,里面买卖各种工艺品和小吃。12:25我们到达最高的白塔,海拔3590米。白塔旁边是个片石砌成的石塔,四周插满经幡香烛,烟雾缭绕中,无数身着藏族传统服装的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沿顺时针转塔。石塔不远是个白色的大蒙古包,据说一会儿表演节目。绿色的大草甸上,坐满了藏族群众和游人,服饰鲜艳,我们三人谋杀掉许多胶卷。woodhead和apple不想往上走,准备拍歌舞演出。我感觉体力很好,今天只上升300多米强度不够,决定继续向上走到海拔4000米或者最迟到1点就下撤。12:40,我沿山脊向东北方向上山,一路沿着草甸上明显的小路走。天阴了下来,遇到三拨从大峰方向下来的游人,都说没有看到三哥他们三人。1:36,到达海拔4068米,下起了小雨,大峰方向阴云密布,能看到去大峰BC的平缓山脊延伸进云雾中。用对讲机叫鳗鱼和坚叔,没有反应。1:46,开始下撤。回到锅庄坪,降雨使草甸上只剩下零落的游人。经过蒙古包,好奇心起,掀帐进去,见里面许多人用怪异的眼光看自己,连忙退了出来。下山的小路泥泞不堪,摔了一跤,把膝盖扭了一下。3:10,回到三哥家。傍晚,鳗鱼、坚叔和三哥回来,说山上雪太厚,没带冰爪,岩石上一层雪,很难上,他们只上到大峰垭口就退了下来,没能登顶。坚叔表示难度超过想象,不去三峰了。鳗鱼因为阴雨天气也动摇了。晚上他与家里通电话被母亲得知他偷来登山,勒令他限期回京,也决定退出,他本人和我们都感到沮丧。六个人的队伍减员成四个人,食品和公用装备都需要重新调整,当晚我和woodhead、apple削减装备,两个煤气罐只带一个,五顶帐篷减为三顶,大米也减少一袋。

6月15日    雨

       一早起来,雨就下个不停。我们要了4匹马驮装备,woodhead背了一个包,装午饭和三人路上换的衣服。川马个头不高,而且不善负重,每匹马驮的包都不超过60斤,我们怀疑这些马与被韦小宝下过巴豆的那些滇马有些亲缘关系。新疆的马高大能驮,连小毛驴都勇往直前,川马真是没法比。9:05,三哥为我们找了辆小面,25元送三人到喇嘛寺,他和另一向导押四匹马随后进长坪沟。经过长坪沟大门,门票每人35元。9:24,到达喇嘛寺下面一家杂货店,我们下车等马匹上来,这里海拔3527米。车辆进入长坪沟最高只能到喇嘛寺,再往里走要步行或骑马。雨渐渐停了,雾气四起。10:10,三哥一个人上来,说马匹走下面的马道,于是一起向东北方向进山。经过喇嘛寺遗址后走上木栈道,在头道桥过河,走到头道坪时,另一向导和马队赶了上来,我们才发现还有两匹小马驹跟着它们的妈妈一起上来了。头道坪以上是一路上升,落叶松林中道路泥泞。走走停停,12:15,到达海拔3985米的牛场。这里是山坡上的一片平地,有两间石屋,是放牛人的住处,草地上繁花似锦。三哥说天晴时在牛场能看到BC。休息吃过午饭后,12:48,我们继续向东北方向上山。跨过一处小溪后,迎面是45度的大土坡,右面是一个瀑布,水声轰隆。四匹马上这个陡坡累得浑身汗湿,肌肉哆嗦,开始乱跑,三哥和另一向导上上下下地归拢马队,也累得满脸通红。土坡尽头是条山脊,脊线另一侧几株杜鹃开得正艳,在草甸上吃草的十几头牦牛见马队上来,慢慢地走开。这时已经大雾弥漫,能见度不到20米,走在后面的woodhead和apple不停地通过对讲机询问路线。在雾气聚散的间隔,三哥看到woodhead和apple走到陡坡的底部,于是我们继续上山。雾气中,我们在草甸上一直向东北方向之字形上升,三哥不停地吆喝着马匹,以免走散。2:18,到达一片坡度较缓的地方,海拔4434米,草甸上有一圈石板,还有一条排水沟,三哥说这里就是雪峰队的BC。天又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将装备卸下马,三人将EUREKA K2帐篷支起。woodhead和apple翻上山脊后在大雾中找不到路,我通过对讲机告诉他们BC的GPS坐标。三哥见时间已经不早,急着下山,我将BC的GPS坐标交三哥带下山给几天后上山的mudplayer,三哥还带下去一部对讲机,以防手机联系不上。2:38,三哥下山,我又支起一顶VE25。woodhead和apple找到了BC,原来他们过山脊后就向西北方向走,错走到另外一条山沟里了。apple有些高山反应,装备放进帐篷中就躺下了。整个下午,我在两顶帐篷上坡方向挖了两条排水沟,毕竟是在高海拔,用冰镐的铲头刨两下土就得停下来大口大口喘气。BC东边是条小溪,我用冰镐挖了个小蓄水池,在池底铺了几块片石防止泥土泛起,又在蓄水池边插上一根路旗。由于两顶帐篷都没有铺地席,虽然这里植被茂密,我仍然担心雨水会进入帐篷底布下面,从小溪上游搬来许多片石将帐篷内帐边缘上坡方向全部挡住,石头间的缝隙用泥土封死。woodhead睡醒后到K2帐篷里支起煤气灶烧水煮面,apple昏睡,没吃晚饭。晚上喝了茶,再加上盖着1500克绒的睡袋,结果整夜睁着眼睛数了几万只绵羊也没睡着。

6月16日    晴转阴

       6:30钻出帐篷,天已放晴,BC正西是一座酷似幺妹峰的雪峰,我误以为是幺妹峰,叫woodhead起来看看。woodhead翻上BC正北的山脊去观察路线,下来后说幺妹峰和三峰都在山脊另一侧,从BC是看不到的。我找出地图,从地图上看这座比我们的BC高许多的雪峰应该是五色山,姑且称它“小幺妹”吧。在BC的西北方,也就是幺妹峰的正西,是一座圆锥形的石山,山体上基本不挂雪,峰尖直刺蓝天,坡度在六、七十度,要攀登的话需要全程打路绳,看地图知道这座山叫婆缪山,海拔5413米。apple状态还不太好,我和woodhead早饭后将一顶VE25、8个GAS罐、30个面饼、10袋速食米、10袋方便面、30个鸡腿鸡翅、3个肉罐头、2个炉头和所有路旗装包,9:15出发。
       气温很高,我没穿冲锋衣,上身只穿心逸内衣,负重大约在13、14公斤,攀登中不觉得包沉。从BC一直向正北10分钟就登上山脊的一个豁口,海拔4488米。站在山脊上,蓝天下的幺妹峰立刻就吸引住我的目光,南壁巨大的冰川虽然被三峰的山脊挡住了大半,但一条条的冰崩雪崩槽令人目眩神迷,东南脊和西南脊脊线如刃,东南脊上基本被冰雪覆盖,西南脊上冰雪较少,由西南脊延伸出去的西山脊南壁上竖直的岩石脉络纹理狰狞恐怖。良久,我才视线转移到被云雾罩住顶峰的三峰,以垭口为界线,上面是条平缓的山脊,坡度在40度左右,垭口以下的雪槽自上而下分为三段:积雪区、碎石区和雪盆区,这三段看上去似乎坡度很陡,雪盆区下面坡度平缓处可作为C1。三峰顶峰向西偏南方向延伸出两条山脊,北边一条很长,挡住了幺妹峰的下半部,在脊线中部有一条宽裂缝,好像被一把巨斧斜向劈开条口子;南边一条很短,末端消失在二、三峰间的大片碎石区中。这个大片碎石区从海拔4500米一直到雪盆底部,面积巨大。我们立脚的这条山脊是二峰的一条脊,面向大片碎石区的一面壁立千仞,巨大的褶皱十分明显,山体破碎,不时有落石滚下。woodhead指着大片碎石区下的一块平坦草甸说也可以作为BC,北边有溪水流过,高度基本与我们现在的BC相同,但隔了一条山脊,不知能不能从到幺妹峰BC的路线上过来。我们用望远镜观察了垭口下的雪槽路线和左侧岩石上的一条路线,最后决定还是走雪槽路线。我们立脚的豁口坡度平缓,可扎两顶大帐篷,只是没水源,不能作为营地。在豁口插了根路旗作为标志,我们沿脊线向上走一段后下降到海拔4500米左右开始横切碎石坡。这段横切坡度在45度,必须一路小心,脚下踩稳。进入大片碎石区后,基本上沿东北方向寻找脊线之字形上升,脊线上大石较少,好走一点。碎石间开有各色野花,见到最多的还是紫红色的红景天。天渐渐阴下来,云雾遮住了幺妹峰,三峰垭口以上也看不到了。大约在4600米,碎石上积雪越来越多,我坐下来换上雪套。
       继续向上,11:30,我到达一个小山包顶部,海拔4733米,这里比较平坦,有一条平缓的山脊延伸到雪盆区底部,两侧山坡下是融雪汇成的小溪。雪崩、流雪到不了这里,两边山坡上的落石最多滚到小溪里,作为C1营地再合适不过。垭口在C1的东北方,三峰顶峰在北偏东方向。C1积雪没过脚脖,气温6度,所以雪很湿,包放在雪上马上就沾湿了。woodhead还没上来,我用对讲机告诉他营地的位置,并说要空身向上走走,看看路线。沿着平缓的脊线向上走,积雪越来越厚,天完全阴下来了。我走到海拔4804米的几块大石旁,能见度已经不好,只能看到雪盆区的底部。回到C1,woodhead已经上来了,将食品和帐篷放在一块大石上,上面压了石头,以免被鸟类啄开。我们略作休息,12:09,开始下撤。1:20,我回到BC。下午感觉有些不适,晚饭时测体温,37度,woodhead也有些感冒。今天mudplayer发来短信说T7次列车晚点5个多小时,他要明日凌晨才能到成都。

6月17日    雨转晴

       早晨6点帐篷外下起雨来,9点雨停。早饭时测体温,不烧了。今天要运输近300米的路绳、三人的高山靴、冰爪、镐、锁等技术装备到C1,woodhead要求在山脊下面设一条路绳,这样可以速降到谷底,节省时间,直接进入大片碎石区,比横切安全。11:18,我们三人出发。今天我的负重达到17公斤左右,攀登中明显感到吃力。翻过山脊后我找了一块大石,拿出一条大约70米长的路绳一头穿8字结固定在上面,由于这段斜坡只有60度,不能象攀岩那样将理好的绳段一下扔到山脚,绳子总是落在下方二、三十米的山坡上,纠缠成一团,要重新打理一遍。最后无法,只好将绳子理好后挂在脖子上,边下降边摘绳。我用8字环作下降器,绳子不停地打卷,这段下降搞得我着急撮火。路绳末端离谷底还有20多米高,我直接横切进入大片碎石区。天上阴云密布。1:55,我上到C1,C1气温高达8度,积雪融化了许多,我还没换雪套就已上到了C1。C1营地的碎石完全露了出来,我边等woodhead和apple,边平整营地的碎石。等他们上来后,三人将VE25支起,将装备食品塞进门篷。3:10,我们下撤,天开始放晴。4:20,回到BC。傍晚,听到东北山坡上有隆隆的蹄声,出帐篷一看,十几头牦牛奔到帐篷二十米外,盯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我和apple都有些紧张,手里拿了雪杖准备应战。远处山岗上又有十几头牦牛如一片黑云般冲了下来,离我们最近的几头瞧来是雄性的牦牛,与我们对视了一阵,没见有什么异动,我和apple进帐篷烧水,耳听得帐篷外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后来woodhead穿一身红色冲锋衣裤出来赶牛,据云效果颇佳,牦牛四散奔逃。晚饭时,woodhead发烧,说如果他明天好转,三人一起上C1,如果恶化,他下撤日隆。mudplayer打来电话说已到日隆,明日由三哥送到BC。

6月18日    晴转雨

       6点半,天晴,我起来后翻上山脊,看到三峰已完全露出,幺妹峰顶部还被云雾遮着。细看前天woodhead观察路线后提到的峰尖上的那段岩石突起,连日高温,岩石上完全不挂雪,成了岩石墙,根据等高线图应是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似乎就在西南角上。这段岩石墙估计会有30米到50米高,角度在60度左右,也就是说需要长时间的岩石作业。看来我们这次走的这条路线有两个难点:雪槽和顶峰石墙。二峰、大峰、长坪沟和巴朗山这时也都完全露出,幺妹峰西边群山在蓝天映衬下分外漂亮。回头看BC,几头牦牛围住我们的两顶帐篷,其中一头牦牛好像把头伸进水桶在喝水。我在山脊上待到7点半,缠绕幺妹峰的云雾仍然不散去,只好回到BC。询问woodhead病情,他说稍好一些了。牦牛昨晚将woodhead帐篷门篷里一个垃圾袋拖出来,但打不开袋口,没吃到里面的东西,大概不死心,做早饭时又过来骚扰,apple不时围着帐篷轰牛。一头额头有白斑的黑牦牛离我们最近,到我们吃早饭时,它大概站累了,卧在草甸上依然眼巴巴地看着我们。远处两头还没长角的褐色小牛顶架玩耍,非常可爱。饭后我们将能带上山的个人物品装包,以后几天就在C1耗了,直到登顶后才回BC。我们给mudplayer留了条子,要他将今天才拿出来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收好,请三哥将垃圾和已经发酸的60个面饼带下山。11:05,我们出发。半小时前,那群牦牛翻上山岗不见了。今天的负重与昨天差不多。翻上山脊能看到幺妹峰还被一些云雾围绕,但大致轮廓已能看到了。延路绳速降下去,进入大片碎石区,天开始变阴,只有个别地方还露出蓝天,幺妹峰又逐渐被遮住了。12:50,我到达C1,用时1小时45分。C1气温7度,积雪消融的很厉害,雪线退到很高的位置,营地两边小溪水流湍急。云雾已降到垭口位置,我钻进帐篷收拾装备,不一会儿突然下起冰雹,woodhead和apple顶着冰雹到达C1。冰雹转成大雨,一直下到4点。woodhead休息后,我和apple将200米路绳分成50米一段,重新打了一遍。BC和C1间虽然有山脊阻挡,对讲机不能通话,但可以用手机联系。mudplayer说他上山时全身湿透,正在BC裸睡,否则就要赶到C1来了,听他的意思,似乎生怕我们上得太快,不管他就去登顶了。C1地势平坦,不像BC营地在山坡上要头上脚下地睡觉,可惜我换地睡觉的头一晚必定失眠,而且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经常感到气不够用,要深吸一口气来消除窒息的感觉。

6月19日    雾

       早晨4:30起床,天空中阴云密布,雾气很浓。三人几经商议,决定上山,至少要将C1到垭口的路线搞清楚。我们背了路绳、岩锥、雪锥、冰镐、铁锁等技术装备和两瓶水。因为不愿到雪盆区底下再忙活,我在出发前就换上高山靴、冰爪,6:40,我从C1出发,woodhead和apple比我早10分钟出发。
       从C1一直向东北方向走,穿着高山靴歪歪扭扭走在碎石上,气温和湿度都很高,10分钟后我就汗流浃背了。大雪镜边上的海绵吸饱了脸上的汗水,水蒸气无法透出,全部凝结在镜片上,眼前一片模糊。再也无法忍受了,我将抓绒衣脱掉,冲锋衣也不拉链,才好受一些。向上看,woodhead和apple正在雪盆区底部穿冰爪。沿着二人留下的脚印,加快速度向上。到雪盆区底部时,积雪已深达膝盖,路线转到雪盆区左侧与岩石的交界处,一块大石上有几块小片石堆成的小玛尼堆,雪盆中依稀可辨的一行脚印,都是不久前雪峰队留下的痕迹。woodhead一步一步在最前面开路,到雪盆区中部时,我跟了上来。两侧太阳穴忽然疼了起来,难道高山反应现在才来?嘴里含了片西洋参含片,一会儿居然不疼了。雪盆区左侧的岩石上湿漉漉的,隐隐能听到流水声。mudplayer今天要上C1,大雾中上到山脊豁口就走错了,不停地通过对讲机向woodhead询问路线。走到雪盆区左上角一片发白的岩石下,融化的雪水从这片岩石上哗哗流过,进入下面的积雪后就看不到了。我们不敢再直上,改向右上方走,到达碎石区底部。沿着两段六、七米的碎石槽进入碎石区。woodhead的节奏我不适应,此时改为由我在前面开路。碎石区的坡度达到40度,路线左侧是个流雪槽,右侧是大块的岩石。行进中不能离岩石太近,因为靠近岩石的积雪很薄,冰爪踩在倾斜的岩石上很容易打滑,宁可一步一陷地踩雪上升。积雪很湿,雪套完全湿透,冲锋裤自膝盖以下也湿了,GORE-TEX手套不一会儿就进了水,连里面的抓绒手套都可以拧出水了,好在气温很高,无须顾虑冻伤。我在最前面开路,并没感到疲累,看来这段时间每天3000米长跑的功夫没有白费。慢慢到达碎石区顶部一块长条石的左侧,我发现这里的积雪非常松软,一脚下去就到了大腿根,向上向左都是这样,只能横移到岩石的右侧去。用冰镐尖在破碎的岩石表面上寻找小坑固定住,冰爪前齿踩稳在岩石上,手脚并用,横移过一米宽的岩石表面,继续向上经过一块小岩石进入了积雪区。积雪区坡度大约45度到50度,积雪深达大腿。我先向左上方切到与岩石交界处,再在一块大石下转向右上,完成一段圆弧,正想着怎么还不到垭口,大雾中忽然眼前的雪坡顶部出现一条白线,接着雪坡变缓,我抓起背包带上的对讲机大叫:“到垭口了!”再向上几步,三、四米外就是雪檐的尽头,不敢再向前走,看看表,10:04,将脚边的雪踩实,放下背包,打开GPS,当水平精度达到10米以下时,GPS显示这里海拔5006米,气温4度,能见度不超过50米。
       垭口这段山脊为南北走向,南边通向二峰,雾气中勉强能看到陡峭的刃脊东壁上是长长的雪檐。我立脚处南边20多米远就是垭口的最低处,盖着块四方形的雪檐。我向南走了10多米,拍了几张片子。从垭口延伸向三峰顶方向的山脊较宽,坡度达到40度,在雾气中能看到山脊上有许多大石。woodhead上来后,我们将背上来的路绳和技术装备带到距离垭口最近的一块大石下,挖出一个雪坑放好,插上路旗。10:56,我开始下撤。下山沿着上来时踩出的脚印走,速度很快,12:15回到C1,mudplayer从帐篷里钻出来,等woodhead和apple下来,大家开着玩笑,吃饭聊天。

6月20日    雨

       还是4:30起床,帐篷外像昨天早晨一样大雾弥漫。七、八点钟时不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开始每半小时就下上几分钟的雨。我们四个人躺在帐篷里,百无聊赖的mudplayer要大家测心跳,我一分钟61下,与在北京时一样。白天大家吃饭、喝水、聊天,聊山野,聊绿野,聊以前的每次登山活动,聊下一次要登什么山,聊到无话可说就睁着眼睛发呆,互相骚扰,无聊至极。

6月21日    晴转雨

       早晨4:30,帐篷外下起雨来。7点多雨停,mudplayer出帐篷说天放晴了,极力撺掇今天上山,woodhead认为出发时间太迟,不上,我决定吃完早饭后看天气再定。早饭后出帐篷,幺妹峰还被云雾遮挡,二、三峰完全露出,高空中有些云团,移动很快,长坪沟中还有云雾,现在还比较稳定,总的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由于昨天的降水引发了新的流雪,雪盆区左半部路线上堆满了颜色较深的雪块。通过望远镜观察,垭口以下积雪消融得很厉害,前天在碎石区踩出的脚印已经模糊不清了。C1两侧的溪流水声隆隆,水色不如前几天清澈,雪槽右侧二峰断崖上落石频率提高。我决定上山,也许可以尝试冲顶。9点,mudplayer出发,9:20,我从C1出发。
       我的背包里只装了羽绒服、抓绒衣和两块压缩饼干,mudplayer带了瓶热水。走到雪盆区底部,我追上mudplayer,他走前天我们上山的路线,进入雪盆区左半部的流雪中,步步深陷,走得很慢。我走流雪的右侧,也就是从雪盆区正中直接向上攀登,今天的积雪更湿,但雪层薄了。雪盆区左上角那片发白的石面上水流奔泻,形成一个小瀑布,下面已完全不能通过。经过那两段碎石槽进入碎石区,发现新露出许多石头,地貌有所改观,我努力寻找前天留下的脚印。抬头向上看,垭口上空丝丝白云如缎带般凌空飞舞,这种云气飘动的景象以前在电视中看到时一直以为做了高速处理,此时才知道是实有其景的。回头向下看,mudplayer还在雪盆区跋涉,不知为什么这样慢。由于雪层消融,我没有在碎石区最高那块条石处横切,而是踩雪直上。
       11:32,我到达垭口放装备处,用时2小时10分钟。垭口上空还算晴朗,早晨聚在长坪沟中的雾气正被上升气流一团一团地向上吹,垭口以东有云雾聚集,能见度不好。通向三峰顶峰的山脊上有许多大块的岩石,可以通过岩石间的积雪向上走,雪坡尽头就是一大面石头墙,东北角上有个小的山尖突起,从垭口观察,看不出石头墙上那个峰尖更高。计算时间,我今天冲顶的可能性不大。与BC通话,告诉woodhead我要继续向上走到石头墙下,寻找冲顶的路线,无论能不能上去,最迟到下午4点一定下撤。由于我没带水,一路上嘴里只是一片接一片吃西洋参含片,要求mudplayer将水瓶送到垭口,我下山时好有水喝,一问mudplayer的位置,还没进入碎石区。我在垭口略作休息,带了50米路绳、小镐、铁锁、扁带、上升器、路旗,11:52,开始向上攀登。
       先向左上方走,从两块大石的左侧经过,然后沿流雪槽的右侧直上,方向大致为北偏西一点。积雪很厚,一脚垂直踩下就陷到大腿根,腿踩下时前倾一些,以鞋底和小腿迎面骨同时承受身体重量,受力面积增大便不会陷得很深。从粘湿的雪质来看,应是新雪,似乎这个季节的降水在垭口以下是降雨,垭口以上是降雪,但是由于气温高,在大石底部积雪层下面能听到流水的声音。从沟底上来的雾气一团团地飞上山脊,在山脊东侧聚集,头顶的天空已不晴朗。在雾气上升的间隔,能看到顶峰的石墙和C1黄色的帐篷。由于GPS没有全程打开,路旗的间隔不敢太大,一般以在雾中回头能勉强看到最近的路旗为限。通往顶峰的山脊平缓凸起略成弧形,开始的一小时在C1的woodhead通过望远镜能看到我插路旗的动作,他每半小时通报一下时间。我以前登山最高只到博格达峰的4620米,这次上到5000多米每升高一米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高度,但我并不感到兴奋,相反隐隐有点恐惧,因为毕竟是一个人在这样的高度攀登,一旦疏忽滑坠就GAME OVER了。雾气越来越浓了,有时能见度不到20米,四周白茫茫一片。踩雪上升,感觉速度已比上垭口时慢了许多。路线左边这条流雪槽的顶端在山脊弧形的另一面,再向上路线上横着几条破碎的岩石,附近没有雪槽可供通过,只能从积雪的岩石上翻过。倾斜的岩面上积雪还不到一寸厚,我手脚并用勉强爬了上去,再上去十米高的一段路雪层也比较薄。考虑到这段路能上去,但下来时冰爪一旦在40度的岩面上打滑就危险了,我决定设路绳。1:48,我上到一块土黄色的岩石旁,找到一条横向裂缝,敲进两个岩锥,由于岩体破碎,右边那个锥打得并不可靠,用扁带将两个锥连接,再将路绳一头穿8字结挂在扁带上。打开GPS定点,海拔5145米。向上看是个平缓的雪包,再向上雾气中隐约就是顶峰石墙了。现在我离峰顶还有200多米相对高差,但路绳已用完,如果前方再出现像刚才那样的岩石路段就不好办了,我决定下撤,明天早些上山,将路绳全背上来。我告诉C1我要下撤了,C1说mudplayer将水瓶放在垭口以下积雪区的路线上,我能找到,他正在下撤中。
       2点多,我把最后两支路旗插在岩石旁,将上升器挂在路绳上,面对雪坡,一步一步倒退下岩石。突然,对讲机里apple大叫流雪下来了,mudplayer注意。紧接着听见apple说mudplayer被流雪打下来,滑坠了。一阵沉默后,apple说mudplayer现在站起来了,看样子没受重伤,woodhead带药包上去接应。由于山脊东侧与垭口以下的雪槽联系不上,我只能听apple通知救援的进行情况。我摘了上升器,踩着上来时的脚印一步步向下走,发现设路绳的这段50米路有个转折,如果上山时在路绳末端拉路绳,拉直的路绳经过两处破碎的岩石,会引起落石,看来只能在下降那段岩面时才利用路绳。回头看顶峰在雾气的间隔中露出,我预感到这次登山行动就要结束了,连忙掏出相机拍了几张。下到5100米以后,我仔细看山脊上的这条大流雪槽,发现在雪槽末端的雪块很多,处在一种临界状态,只要附近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流雪,从垭口下积雪区左侧的断崖上倾泻而下。我小心地从流雪槽右侧下降,但踩落的积雪还是造成两次小的流雪,全堆在雪槽末端,没有冲下断崖。woodhead到达雪盆区,说mudplayer只有几处擦伤,无大碍,正在滑落处做秀。我慢慢下到垭口,同woodhead联系,他听我描述了顶峰石墙的情况,说费半天劲爬上个山尖却发现远处还有更高的是非常郁闷的事情,再加上mudplayer受伤和多雨引发流雪的危险,最好结束这次登山。我虽然不甘心,但团队登山要求同进同退,于是同意结束攀登。我将存放在垭口的除去路绳外的技术装备全部装包,负重约有17公斤。这样,我们在三峰上扔了两个岩锥、一条扁带和200米路绳。3:05,我最后看了一眼雾气中三峰顶峰,开始从垭口下撤。这时,mudplayer已由apple接回C1,woodhead留在雪盆区底部为我下撤指路。在积雪区我踩落积雪造成一次小流雪,将mudplayer放在积雪区下部的水瓶打落。我刚到达积雪区下部,右侧20米外的断崖上积蓄了一个小时的流雪猛地轰然冲下,由于断崖上有流水,吸饱了水的暗红色的脏雪像泥石流一样奔涌而下,发出轰轰的声音,从碎石区的流雪通道冲下,整个过程持续了五、六秒,吓得我立在当地半晌动弹不得。由于对这次流雪心有余悸,我决定从碎石区的右半部下去,woodhead和mudplayer都说那条路线太陡,而且落石不断,太危险,还是快速通过流雪通道下来安全一些。我犹豫了一会儿,从流雪通道快速奔下,顺便将刚才滚落的水瓶拣回。在雪盆区和woodhead会合后,我才长出一口气,回头看碎石区,许多岩石上是流水或湿雪,高温和流雪已使登山路线变得面目全非。
       回到C1,看到mudplayer的左腿小腿迎面骨青肿,右腿破了个口子,双手有些擦伤,冲锋衣裤划破,此外没有损伤,精神状态甚好,已经能绘声绘色地讲述他的遇险经历:当时他正在碎石区中部磨蹭,听到流雪下来的声音和C1的警告,先向旁边跑了两步,就立刻作滑坠保护动作趴下,第一拨流雪没有冲下他,但第二拨流雪将他打到雪盆区中部,滑落了大约50米,好在滑落过程中没有翻滚,否则不是撞在岩石上,就是撞在手里的冰镐上,后果不堪设想。晚上,下起雷雨,巨大的雷声憾人心魄,或红或白的闪电照亮帐篷,人类在大自然的神威面前显得异常渺小。我们开玩笑说,这一定是mudplayer得罪了老天,该遭天谴,先是被流雪打下来,现在老天爷又要用雷电来劈他了。

6月22日    晴转雨

       早饭后,我们撤掉C1,10:10开始下撤BC,C1全部物品被我们四人一次全部背下山来。我翻上山脊,发现牦牛群又占领了BC,走到离BC还有50米时,牦牛群一阵骚动,几声哞哞叫,冲上来五头牦牛,为首的正是那头额头有白斑的,牛视眈眈下,我心里先虚了,以一敌五,有败无胜,转身就向山上跑,尽管背包沉重,汗出如雨,疲累欲死,每次停下来喘气的时间不敢超过五秒钟,因为牦牛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一直都在身后不远的地方跟着。我重新翻上山脊回头向下看,五头牦牛离我20多米,大概觉得已经将我驱赶出了它们的地盘,盯了我一会儿就开始低头吃草了。我回到山脊下设路绳的地方,等woodhead、apple和mudplayer上来,然后一同回BC。牦牛已移到高处吃草,双方没有发生冲突。下午,大家收拾装备,我冒着帐篷里40度的高温做了在BC的最后一顿饭。我们与三哥联系,请他明天带三匹马上来驮装备。晚上,又下起雷雨。

6月23日    晴转雨

       雨下了一夜,早晨才停。醒来时觉得睡袋底部湿乎乎的,才发现帐篷下坡方向的一边积了半寸深的雨水,昨晚我脚下踩着一袋大米防止下滑,结果半截睡袋泡在水中,也不知这些雨水是怎么进来的。mudplayer脚下踩着装面饼的箱子,睡袋幸免于难,但他昨晚将鞋放在没有拉严的门篷拉链下面,灌了一鞋雨水。凑合吃了顿早饭,我们拆了BC帐篷,整理装备,等三哥带马上来。三哥上来后,我们合了影,12:50,从BC下撤。经过牛场、头道坪,走上木栈道,在这里回头能看到大峰、二峰、三峰一线排开,只有幺妹峰躲在云雾中不肯出来。走下木栈道,看到三哥正在一座石塔下烧香,经幡飞舞下的四姑娘山在云雾中显得神秘飘渺,难道因为我们进山时没有在此烧香拜山,四姑娘山才不肯赏脸让我们站在她的肩膀上吗?在喇嘛寺,我们坐三哥家的拖拉机出山回到日隆。晚上,我们在日隆镇购物上网,天又下起雨来。

6月24日    晴

       三哥一早就带上海来的一对男女去登大峰了,早饭后我们在三哥家门口等从小金到成都的车。过了8点半车还没来,一问才知道昨晚的降雨使小金至日隆的道路塌方,正在抢修中,但修通就不知到几点了。三嫂帮我们找了辆小面,讲好200元送我们到成都。与三嫂挥手告别,9:15,我们离开日隆。望着车窗外渐渐远去的锅庄坪、猫鼻梁,心中忽然泛起一阵伤感,又一次离开钟爱的雪山,回到寂寞的都市,不知何时才能再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再在苍茫的山野中攀登。四姑娘山,留下了太多的遗憾,但我不会再来这里了,就让我再多看你一眼,将你印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吧。

2002年三姑娘峰攀登行动详细内容:
首页
登山日程
参加队员
旅游资料
路线分析
GPS数据
装备清单
精彩图片

本文作者: 路客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